中国园林网11月24日消息:抑制法桐“毛毛雨”科研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昨天,记者从“市园林科研博士顾问团”成立仪式上获悉,我市“悬铃木果毛污染综合防治新技术研究”近期取得新成果,通过给法桐注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使来年果毛减少80%。这一技术有望明年春季在我市推广,后年,南京将有望不再出现满城尽飞“白毛毛”的景象。
悬铃木即法桐,为落叶乔木,被世界许多城市应用为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的称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共有20多万株法桐分布在道路两侧。然而每到春天,这些树木都会飘散果毛,极易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为此,我市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研究综合防治技术。
市园林科技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苏继申说,近期,该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注射法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位于栖霞区某试验路段的法桐,今年果毛减少了80%,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
这一技术的基本过程为:研制能够抑制悬铃木幼果发育的植物生长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然后用钻孔(5毫米左右)、注射(用高压针管)的方法,将“植物生长调节剂”注入树木主干内,调节剂通过树木体内导管的传导作用和叶片蒸腾拉力,迅速布满全树,到达枝条上的幼果内,使得幼果皱缩,来年果毛大大减少。通过技术创新,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成本已经控制在每树1元以下,具备推广的可能。随着条件的进一步成熟,我市有望在明年春季4月份左右,对全市20多万株法桐注射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据了解,昨天成立的“南京园林科研博士顾问团”,由22名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中科院南京植物研究所的博士或博士后组成。顾问团将每两个月主办一次博士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