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13日消息:东莞市谢岗镇谢岗中学建校才43年,校园内却拥有一批超过50年的大树,这些大树都是去年才在校园里种下的。据悉,近年来由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土地开发等原因,不少大树濒于损毁,从去年10月起,谢岗中学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资助下,先后到周边村庄和惠州、河源等地,把78株大树移植到校园里保护起来。由于采用了恰当的移植和管理技术,目前这些大树100%成活。
新来的百岁杨桃成“寿星”
在谢岗中学生物园内,有一棵40多年的大叶相思树。据说这是该校创建时就种下的,去年10月之前,这棵树还是校园内的“长寿冠军”,但现在旁边至少有50棵树都比它年长。
据介绍,从去年10月起,近80棵大树分批落户谢岗校园,它们有些来自周边村庄的开发用地,有些甚至来自惠州、河源新规划的工业园、道路的工地上。
“估计这棵杨桃树已经100多岁了。”生物老师陈银华指着一棵树干合抱粗的杨桃树对记者说,这棵树是去年11月从该镇稔子园村的开发用地上移植来的。“移植时,我曾向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询问树的来历,她说自己16岁嫁到稔子园时,这棵树已经这么粗壮了,这种树是长得比较慢的。”陈银华说。
给重伤大树注射葡萄糖
令人欣慰的是,一年过去了,移植来的78株大树全数成活,而百岁的杨桃树更是枝繁叶茂,生机勃勃。陈银华说,全靠专业的生物知识,采用了恰当的移植和管理技术,这些大树才得以100%成活。
教学楼前有三棵30年的白玉兰,据介绍这是从敬老院旧址移植到校园的。陈银华说,白玉兰上10年就很难移植,吸收水分和营养的细根,已经随主根长到5米之外,要把大树连同直径达10米的泥土一起搬走代价太大。最终,谢岗中学把移植工作分拆成两阶段,首先在原地断根护理,一个月后,等主根断口处重新长出细根,再把树木小心地运回学校。
“每一棵刚到校园的大树,都是一个‘重伤员’。”陈银华说,树木移植后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是“饿根”,为了防止大树水分营养缺失,生物老师们还为大树“打点滴”——在树干上挂上一袋袋高锰酸钾或葡萄糖,把针头深深扎进树干,然后营养液就通过导管,输送到大树的木质部。
100万助大树“斧”口逃生
为保护这些大树,过去一年间,谢岗中学已投入了100多万,而其中最大的开支是用于大树的购买和搬运费用上。陈银华说:“去年我们从稔子园移植了三棵大树,村民非常支持我们保护大树,所以树都是免费的,但我们还得花一大笔搬运费,仅这棵杨桃树就花了5000多元。”
为什么谢岗中学花大力气去保护这些大树?陈银华说,在20年前,谢岗中学曾种植了大批树木,但后来校园扩建时由于保护意识不到位,如今只剩下两棵榕树和一棵马占相思树。“这些年来,我们逐渐认识到当年的错误,作为补救我们马上行动起来,到周边的工地上搜救大树。”
除了周边的村落,谢岗中学还派人远赴惠州、河源等地,从规划待建的土地上,帮助大树“斧”口逃生。陈老师表示,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地方只保护100年以上的古树,像这种长了几十年的“准古树”却得不到保护,如果不移走,就会被人当柴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谢岗中学负责人表示,不少学生目睹了大树移植保护的过程,“他们知道种活一棵树很不容易”,希望以这种方式更好地教育学生自觉保护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