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寺人造古松惹争议【评】

2008年11月10日 09:47北京青年报陈凯一

    部分游客感觉塑料“南松”让人扫兴管理部门称已得到专家肯定 

    中国园林网11月10日消息:南松北柏环抱的“迦陵舍利塔”堪称北京大觉寺的胜景之一。然而,百年“南松”在“作古”后被一棵人造古松所代替,却让这一胜景变了味道。不少网友呼吁还古迹以真实,应拔掉人造古树。而大觉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人造古树的出现正是为了保持古迹景观的完整性,这是经过多名专家论证,获得园林、文物部门首肯的选择。 

    ■网友: 

    强烈要求拔掉假古树 

    近日,一篇题为“强烈要求北京大觉寺拔掉假千年古树”的博文引发社会关注。博客的主人在文中提到,与众多的佛堂、寺院不同,大觉寺一直以其古朴、未加修葺整饬,具有厚重的历史感而著称。而曾经由两棵参天的松树、柏树一南一北环抱镇守的白塔更让前往喝茶的文人雅士流连。然而,近日的一次游玩中,他发现曾经的斜松变得粗壮、笔直,塑料的松枝在秋风中岿然不动,不禁发出“古树也能造假”的惊叹,并强烈要求有关部门拔掉假树。 

    这篇博文得到很多网友的回应。网友“007”说,对于喜欢大觉寺的人而言,一棵古树见证了历史,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和生命力。如今的假树让很多初来此地的游客不禁对大觉寺本身的历史感到疑惑,让古迹都跟着“变了味儿”。而网友“盛堂”则表示,为了保持一个原本应该是人文与自然和谐的景点,硬是在真古迹旁搞一棵假树来延续,这是荒谬的。即使树死了,宝塔还在,景点就没有消失,只是换了存在的形式而已。所以,与其搞一棵假树立在古迹旁,不如立一个石碑来解说“松柏抱塔”的典故以及松树不在的原因。 

    ■游客: 

    镜头避开“人造古松”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大觉寺“松柏抱塔”处。远远看去,白色的迦陵舍利塔“探身”于松柏顶端的枝叶中,映着午后的阳光,青松白塔,实为美景。然而走近白塔,对镇守白塔的两棵参天大树稍加端详,便倍感“假”难乱真。 

    与青翠欲滴的古柏不同,白塔一侧的“古松”树干粗壮、笔直,树皮呈深棕色,不具有真树纵向自然纹理,其树皮由10余节环氧树脂的“皮”拼接而成。“古松”树身的中下端没有一条“旁枝错节”,枝叶全部集中在树的顶端,每一根枝叶都是直直的,呈现出不合时宜的深绿色。走近古松,深棕色的树皮已经被部分好奇的游客揪掉星星点点,“树皮”脱落处露出米白色的玻璃纤维状物。叩击中空的树干,发出沉闷的响声。 

    “松柏抱塔”旁不乏兴致勃勃摄影留念的游客,然而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站在了柏树一侧,镜头特别“回避”了人造古松。“真树、假树还是很明显的,一眼就看得出来。虽然从美学上看,松柏互映也挺好的,但毕竟还是真树更生动、漂亮。”游客张先生说。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游客,发现4位游客对于在古迹处设立假树感到遗憾或扫兴;其余6位游客则表示,人造树让古有的景色保持了完整性,而且从高度、仿真度上看还是很不错的,这一做法无可厚非,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游览兴致。 

    ■大觉寺: 

    “人造树”得到各方专家肯定 

    大觉寺管理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1991年,“松柏抱塔”中的松树就已经被专家列为了濒危树。2003年,这棵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树正常死亡。此后,为保持此地原有景观的完整性,大觉寺特别请文物、园林以及有关方面的多位专家进行论证,最终得出“复制”古树的结论。而此举也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肯定,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都记有档案,有规可循。 

    据透露,在这棵“复制”出来的古松的树干中,还特别保留了部分原有古松的木头。“‘松柏抱塔’自然是一松、一柏,‘复制’松树就是要向游人呈现出这一‘名副其实’的景观,保持景观的整体性、协调性。如果空出一块地方不予理睬,自然也是不美观的。”该负责人说,“这棵‘人造古松’于2006年就已经立起来,两年多以来,并没有受到游人的质疑或投诉。如有游人有任何疑问,可以直接向大觉寺相关工作人员咨询,我们都乐于接待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