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近2000万亩森林进入市场寻找自己"婆家"

2008年01月11日 09:07中国绿色时报刘万平
    中国园林网1月11日消息:重庆市林业局1月2日传来的利好消息,令关注林业的投资者们兴奋异常——今年3月15日之前,全市近2000万亩商品林将全部进行公示,进入市场寻找自己的“婆家”,市民可以自由买卖。

    自1998年全国发生特大洪水之后,国家冻结了重庆市的森林砍伐指标,一直持续到2006年。多年不砍树,全市森林面积得以大幅度增加,但也带来两个弊端:一方面,它挫伤了林权人的育林积极性,虽然拥有一片林子,但只有防火防虫防盗的义务,而没有开发经营的权利,无法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森林的质量普遍不高,小老头树太多,怎么也长不大。

    为实现双赢,从4月1日起,重庆市政府决定停止对商品林拨付管护经费。商品林可自由买卖,也可出租、抵押以及在网上进行交易。

    据悉,重庆市的森林大约30%划定为商品林,近2000万亩;地方公益林占40%,约2400万亩;国家公益林也占30%,1800万亩。市林业局局长周克勤算了这样一笔账:假设投资者以4000元左右的价格购买1亩商品林,一年后,随着林木的生长,木材至少增加1立方米,现在每立方米木材价格为800元左右,每亩森林每年可增益800元左右。

    在3月15日前,重庆各区(县)都将完成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公示,公示内容必须涵盖地点、树种、所有人等项目,每一片林地都要落实主人,确定“四至”位置,并接受社会评价,采纳合理建议。

    有市民担心,近2000万亩商品林进入市场后,会不会给重庆的生态带来负面影响?对此,周克勤的答案是否定的。

    “目前全市共有森林6000万亩,只有近2000万亩划为商品林,公益林总面积有4200万亩,都将得到严格保护,同时,以前全市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保护总面积只有3500万亩左右。新政策将使保护面积扩大,保护的质量也将有所提高,并调动了市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这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非常有利的。”

    周克勤特别表示,森林“解禁”并不等于认同乱砍滥伐,林子在砍伐之前必须要向林业部门报批,办理采伐许可证,并仍然实行限额管理,任何人乱砍滥伐,都将追究法律责任。

    为鼓励商品林开发经营,重庆市林业局还要求今年审批采伐证时,对所有的商品林优先审批,鼓励自由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