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8日消息:不少到过滨海新区的人都发现,那里早已一改往日盐碱滩涂的样貌,绿化面积迅速增加。近日,市园林局绿化研究所联合市农科院、林业局、泰达园林等单位联合申报了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滨海盐碱地绿化的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今后本市将筛选出更多适合在滨海盐碱地种植的植物。
耐盐碱植物“对号入座”
如果想了解某一种植物是否能在滨海盐碱地中生存,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直接试种,但一旦试种失败就会造成浪费。而该项目在丰富滨海盐碱地绿化植物种类的同时,还将在试验基地对各种植物的耐盐碱度进行测定,列出每一种植物耐盐碱度的“大清单”。今后,滨海盐碱地在进行绿化之前,只需测定土壤本身的盐碱度,然后再“对号入座”选择相对应的植物即可,既提高了绿化成活率,又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课题有望突破世界难题
据了解,该项目共设置5个研究课题,针对盐碱地绿化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研究,围绕土壤改良技术、新土源的开发利用、适生植物利用技术、工程技术以及原土绿化技术等盐碱地绿化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望突破滨海盐碱地绿化这一世界难题,降低现有盐碱地绿化建设和养护成本,为将滨海地区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地区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