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池景区中的百年榆树带上了保护身份证

2008年10月10日 12:37亚心网马永平

    中国园林网10月10日消息:国庆期间上天池的游客发现景区内一些古树身上多了一块小木牌,上面标明树名、树龄、科属以及保护级别。这是经新疆自治区绿化委员会批准,天池管委会第一次给百年古树带上保护“身份证”。

    天池管委会资源保护管理处处长高峰介绍说,这次列入国家古树名木保护项目的古树共14棵,全部为白榆,其中最长的一棵树龄高达376年,被列为二级古树,最小的一棵也有161岁,都列为三级古树,这其中还包括天池被誉为“定海神针”的一棵古榆树并定位名木,因为它不仅年龄大而且还有一段神话传说。

    传说1500年前,王母娘娘开蟠桃会,忘请了一个河妖,结果这个妖怪兴风作浪,导致三工河洪水泛滥,王母娘娘种下此树以镇河妖,故得名“神针”。

    “虽说是传说,但这个棵古榆树已经181年了,长在海拔1900米的天池北岸,在这个高度就只有这么一棵榆树,一般榆树大量生长的海拔高度仅在1000米左右,这也给这颗古榆树增加了不少神秘色彩,现在已经成为天池一景了。”高处长说。

    据介绍,目前,天池有上千棵古榆树,大多分布在三工河谷内对改善河谷小气候,保护河道起到了巨大作用,但近年来由于河谷经常发洪水,使得大量古树根系裸露,面临枯死的威胁。从2003年起,天池管委会就开始对古榆树进行保护工程,用机械疏通河床,用铁丝网装上石头并回填土对古榆树根部进行加固围护,有的直接用水泥围护,到目前为止已经保护了1000多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