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5日消息:眼下,在徐州花木生产的重点产区新沂市,许多农民已成为“两栖”花农,他们既能种花,把田野改变为花木世界,又是销售行家,到全国各地推销自己的产品,形成了“公司+基地+花农”的产供销一体化格局,使收入节节增长,真正念活了“花木经”。
做活花木“中转站”
新沂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适宜大部分花木生长,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理想“中转站”,新沂花农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让“中转站”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红天竹原为安徽、浙江等地山上常年生长的一种木本植物,是绿化、盆景和药用的优良品种。2004年,新沂花农把红天竹引种到高流镇,经过与省林科院专家的共同攻关,培育的红天竹能够较好地适应南北环境,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目前,花木之乡新沂市,已经从南方和北方引进各种花卉、苗木60多个新品种,“中转站”把樱花、龙柏、海棠等绿化苗木栽到了青藏高原和北京奥运场馆,每年可产生效益2000多万元。
花木基地“长”出园林公司
随着花木基地的扩大,新沂市一些花木种植户纷纷成立园林绿化公司,实现了由单纯的苗木种植、销售,向“种植+经营+绿化工程”的经营模式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
8月下旬,绿峰园林公司经理蔡峰忙着做一个道路工程的申请报告。他说:“2003年承包了230亩土地,种植法桐、玉兰、红枫等苗木。现在公司已拥有国家城市园林绿化三级企业资质,可承包公路、庭院、小区等园林绿化工程。每年可以多挣300余万元。”
像花农蔡峰开办公司一样,新沂市花农依托拥有花木基地的优势,相继注册成立了具有园林绿化三级以上资质的绿化公司15家,纷纷到各地承包园林绿化工程,既挣苗木钱,又赚工程款。去年以来,这些绿化园林公司共承包绿化工程170余处,营业额达1800余万元。
花农“联姻”科研院所
近几年来,新沂花木种植大户已转向工厂化生产,成为经济实力强的花木企业。他们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引进科技含量高的栽培技术,生产中高档花木。
花农王以供从河海大学引进全光照育苗微喷技术,其自动喷头可旋转360度向花苗喷雾加湿。王以供说:“采用这一先进技术,可使种苗效益提高8到10倍!”
目前,新沂花农和南京林业大学、省林科院等2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联姻”,引进高档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培育和推广了日本红枫、美国红栌、红叶木莲等200多个国内外名优花木品种。许多花农建起了自己的专业网站,在互联网上发布花木信息。年销苗木1亿多株,总收入4.3亿元,花农人均收入56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