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2日消息:有鲜花装饰的生活是美丽芬芳的。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逐渐提高,鲜花将普遍地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如探亲访友、生日祝贺、迎接宾客、节日庆典、探望病人以及平常居家生活的点缀等。
海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鲜切花的生产上具有其他地方无可替代的优势,比如独特的热带兰花品种,以及反季节鲜切花的生产等等。但是,根据省科技厅最近的一份调研报告却显示:2006年,我省花卉种植面积为3700多公顷,销售额4亿多元,而毗邻的广东、云南等热区省份,鲜花销售收入却早已突破50亿元。
海南花卉产业虽然起步晚,发展速度慢,但以全球花卉销售额每年10%的递增速度来看,海南只要奋起直追,培育生产独具特色的花卉品种,即可拿下这个美丽“黄金大蛋糕”的一大块。
热带兰花可赚个钵满盆满
“虽然广东、云南等热区,也在大面积推广种植热带兰花,但从热带兰花种植的适宜土壤、气温、光热、雨水等条件来看,海南仍是热带兰花种植的首选之地,尤其在冬季,云南、广东生产的热带兰花,根本竞争不过海南。”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教授、省兰花协会首席顾问凌绪柏教授告诉记者,国际鲜花市场上热带兰花的消费量很大,海南在这个市场中优势明显,只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优势条件,形成规模,就可以赚个钵满盆满。
热带兰花广泛用于鲜切花、盆花、礼品花、胸花及配餐花等方面,还可用来制作香料、药品、保健品等。海南兰花协会对热带兰花市场调研发现,热带兰花国际国内的市场需求量都很大,比如日本每年对兰花类鲜花的消费总额为160亿日元,而且,世界兰花贸易额每年还以20%的速度在增长;国内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仅北京鲜花市场上文心兰和石斛兰的年销售量就达3亿多支,要种植5000亩热带兰花才能满足北京市场的需求。
热带兰花市场如此庞大,但作为热带兰花优势产地的海南,种植规模却很校目前,全省热带兰花种植面积不足1100亩,全年鲜切花生产不足4000万支,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正因为规模小,海南痛失许多市场机会。凌绪柏告诉记者,曾有一位日本客商前来海南寻找热带兰花鲜切花的货源,需要签订1亿支热带兰化的订单。凌绪柏遗憾地说:“全省的热带兰花集中起来都无法满足这个要求,我们也不敢去赚这个钱。”
凌绪柏说,热带兰花是个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比如种一亩石斛兰需投资4-5万元,一亩地可种8000株石斛兰,一年产鲜花2-3茬,一支A级鲜切花市场售价2.5元,也就是说种一亩石斛兰鲜切花年销额可高达6万元,基本上当年投入,次年就可收回成本。利润每年每亩约为25667元,比种水稻种瓜菜更赚钱!
所幸的是,我省许多花卉企业、各级政府,还有不少农民都认识到了热带兰花巨大的市场潜力,开始大力发展热带兰花。三亚市政府每年拿出300万元来购买兰花种苗,无偿赠送给农民种植;海口美兰区大林村24户村民还集资42万元,建起了7亩热带兰花生产基地;海南柏盈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三亚、乐东建立了两个热带兰花基地,还规划在三亚建设一个热带兰花园。
反季节鲜花大有作为
“和种反季节瓜菜一样,发展海南反季节鲜花也是大有作为的。可惜,人们目前对海南反季节鲜花的认识还不够。”东方光华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侍守江告诉记者,反季节鲜花是海南不可小看的一个产业,发展好了,它将为海南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003年,光华农业从日本引进了一个菊花品种,进行反季节鲜花试种,获得成功。现在,光华农业在东方建起了一个600亩的反季节菊花生产基地,2006年,已向日本出口菊花1000万支,占全国菊花出口3成的份额。2007年,公司又计划向日本出口菊花1500万支,创汇200万美元。
侍守江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日本鲜切花市场的消费表,菊花是日本最大宗消费的鲜花,一年对菊花的消费额高达1050亿日元。侍守江说,日本花卉专家曾来海南考察过,认为东方是海南种植反季节菊花最理想的地方。侍守江认为,海南完全可以利用独特的光热条件,面向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种植高档的反季节鲜花,抢占国际鲜花市场的份额。他分析道,以日本为例,日本鲜花市场规模为50亿美元,而海南的优势品种如菊花、热带兰花、切叶植物等,可在日本鲜花市场上占据5亿-8亿美元的份额。他充满信心地说:“今后5-10年,海南的花卉产业可能达到年产值200-300亿人民币的规模。”
海南反季节鲜花的优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省林业总公司也瞄准了这一产业,计划与日本合作,在今年9月种植120亩反季节菊花生产基地。公司总经理林慧告诉记者,“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4月,在海南是菊花生产的最好时节。在国内其他省份,这个季节生产菊花需要增温设备,而海南则不需要这笔投入,可大大降低菊花的生产成本。”除了菊花之外,海南还可选择康乃馨、玫瑰、百合等名贵鲜花,作为反季节鲜花生产。
切叶植物相当“绿色银行”
不光是鲜切花,我省在棕榈类切叶植物的种植上也有明显优势。可常年种植,常年采收。
棕榈类切叶植物如龟背竹、散尾葵、袖珍椰子、巴西铁、富贵竹等,都是花卉市场上的主要切叶消费品种。这些植物的种植,除了能为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之外,还可以美化、绿化环境。
海口美兰区,集中了大批生产切叶的农户和企业。据了解,我省切叶植物种植面积较大,有上万亩的规模,这使我省成为全国切叶的主产地之一。绝大部分鲜切叶主要供应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地,再转销全国各地。
看到切叶植物的可观利润,海口美兰区三江镇村民王蔓在1999年就开始种植切叶植物,现在,她种植的切叶植物品种已有10多个。王蔓告诉记者,切叶植物在海南可常年采收,因此利润相当可观,一亩大棚种植的切叶植物年产值可达万余元。
由于棕榈类切叶植物喜阴,在我省中部山区,如保亭、琼中等市县,不少农民也开始在林下种植切叶植物,作为林下经济的一种重要作物来发展。
据了解,目前我省花卉市场主要是这三大种类唱主角,并结合各市县的特色,花卉产业整体布局已初现端倪。以海口市美兰区及周边乡镇的“切叶走廊”,以三亚市为中心的热带兰花生产基地和以东方市为中心的日本鲜切菊花出口生产基地。
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我省花卉产业的发展。6月26日,省科技厅又宣布在今后3年内拿出1000万元设立“热带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专项资金,以带动企业、科研院所等投入3000万元,形成4000万元的研发投入,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为我省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海南鲜花摇身变成“美丽黄金”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