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花卉产销大盘点 销售增长出口稳中有升

2007年06月25日 11:21农村信息报龚月 黄明校
    与上年相比,2006年我省花卉产业的最大变化是:种植面积减少,销售明显增长,出口稳中有升。

    据统计,去年我省花木种植面积为136万亩,比上年下降8万亩,降幅为5.5%。其中,鲜切花比上年增加0.5万亩,盆栽植物增加0.6万亩,观赏苗木减少8.1万亩,食用与药用花卉、种子种苗种球及其他花卉种植面积减少约1万亩。究其原因:一是受前几年苗木过剩、价格走低影响,部分苗农减少了种植面积;二是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收到成效。

    同时,各地加大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佳的花卉品种的扶持力度,使得切花切叶、盆栽植物、花坛花卉、种子种苗的生产比重加大。另外,我省不少鲜切花、花坛花生产企业和部分苗木生产商转而投向园林地被植物、水湿生植物和多年生花境花卉的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去年全省花木销售总额为65.7亿元,同比增长3.2亿元,增幅5%,单位面积产值提高12%。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苗木市场回暖,苗木单价涨幅明显;二是附加值高的切花切叶和盆栽植物比重加大,使得单位面积产值明显提高。

    去年,因婚庆、节日用花激增,我省鲜切花市场总体需求较旺,百合、天堂鸟、月季等主要鲜切花品种的价格节节攀升。其中多头百合切花的最高价达到了110-130元/扎、三头100-120元/扎,创历史新高。

    去年观赏苗木在种植面积减少8万亩的情况下,销售额却增加了5000万元,主要原因是大中规格苗木售价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如胸径15cm以上的桂花、香樟价格由每株400多元涨到650元左右。同时,由于前几年全国苗木需求总量减少,小规格苗木价格波动较大,苗农不敢培育小苗,因此,自去年以来,小规格苗木行情出现了明显回暖,杜鹃、金叶女贞、红叶石楠、金边黄杨等品种需求量大,有的甚至供不应求。如柴桥杜鹃从0.3元多/株涨到了1.8元/株,金叶女贞从0.3元/株涨到了1元/株,涨幅很大。

    去年我省花卉出口额为3870万美元,同比增加180万美元,增幅5%,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切花切叶、盆栽植物、观赏苗木方面。我省杨桐、柃木切叶出口一直处于老大哥地位,占全省花卉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传统的佛手、黄杨、茶花、杜鹃仍然是主要的苗木、盆栽出口种类。我省苗木、盆栽以原种形式出口居多,由于不具备品种保护权,在国际市场上相当被动。但从最新了解的情况看,目前有几家企业正在积极申报佛手、杜鹃、茶花新品种权,相信不久以后,浙江花卉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出口的局面将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