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要在5年内打造成云南省内的第一“花城”

2007年06月18日 10:20昆明市政务公众信息网

    中国园林网6月18日消息:昨日,宜良大街小巷花团锦簇,街道都被鲜花所包围,人们纷纷走上街头,走进花的海洋。

    山茶花、栀子花、三角梅、兰花......花团锦簇,争奇斗艳。昨日,是宜良县一年一度的“鲜花大会”——“旅游文化花街节”隆重开幕的日子。鲜花和宾客让宜良城沸腾起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宜良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旅游节庆活动。这无疑标志着宜良的节会经济又迈上了新台阶。

    以“花卉搭台,旅游唱戏”为目标的花街节给宜良带来的经济影响力有多大?今后宜良的花卉产业发展趋势如何?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宜良县委书记郭子贞。

    “今年的旅游文化花街节与往年最大的不同之处,过去是政府主办,今年是由政府主导,企业主办,整个活动市场化运作。目的是花卉搭台、旅游唱戏,弘扬民族传统,打造节会品牌,把宜良建成昆明市外围休闲度假游憩地、云南省重要旅游目的地、世界级特色精品旅游区。”说起花街节,郭书记兴致勃勃。

    据了解,去年、前年的花街节使宜良人尝到了甜头,就是通过节会活动的平台,真正拉动了宜良经济的发展。在去年花街节短短的几天中,就赢得了2000万元的收入。

    今年的花街节,为什么要由政府主办变为政府主导呢?郭书记说,原因有三:这有利于调动企业、花农的积极性;宜良的花街节有400年的历史,群众的参与程度高;宜良盆景、苗木在云南闻名遐迩,具备了一定条件。宜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养花历史使花卉产业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2005年,睿智的宜良人抓住了这一商机,打响了首届花街节的牌子。去年的旅游花街节期间,到宜良县观花、赏花、购花的游客由2005年的30万人次增长到了50余万人次,花卉和商贸展销、餐饮、住宿、娱乐、交通、旅游等综合收入由800万元增长到了1870余万元,仅仅九乡风景区和岩泉寺景区就接待游客2.14万人次。

    宜良的旅游文化花街节已经成为了宜良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郭书记介绍,去年,宜良的花产业收入达到了2.3亿元,超过了传统鸭产业收入1亿余。许多花卉公司都到宜良来掘花产业的“金”。目前,在宜良有影响的花卉公司有17家,其中,知名的如同馨花卉公司,以种植非洲菊出口为主,去年产值达1500万;再就是本地的双禄花卉公司,种植茶花达11万株的,价值2000多万,其茶花大多销往大理等地;韩国的锦湖花卉公司,种植大惠兰,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供不应求。

    3年来,宜良的旅游文化花街节成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有效手段。郭书记说:“自从将民间传统的花街节演变成为‘花卉搭台,旅游唱戏’的旅游文化花街节后,宜良种花的人多了,从事花产业的人数增加了,花农也明显富裕了。”目前,宜良的花农有1500户,从事花卉种植、销售的达40000人。每天清晨,在万家花园门前,数十辆货车拉花外销的热闹场景,让人感慨不已。花卉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服务业、运输业的发展,在宜良,依托花卉产业而发展的运输业已形成了宜良的一个新产业。

    今后宜良的花卉产业发展趋势如何?郭书记说:一是充分发挥“靖安古茶”名花效应,在已有茶花繁殖的基础上,规划和建设大规模的茶花观赏园和苗木基地;二是以大渡口花场为依托,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绿化观赏苗木引种、驯化和生产供应基地;三是加强引导,以三角梅、桂花、缅桂花、杜鹃花、山茶花五个种类花卉生产为重点,突出宜良传统花卉品种特色,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形成“拳头”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四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外地投资,扩大鲜切花、高档盆花生产规模,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带动更多农户进入花卉生产领域。力争到2010年,宜良花卉种植面积达2万亩,花卉品种2000个。与此同时,积极发展集种花、养花、观赏、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农家乐”式花园,丰富旅游服务内容。

    郭书记说,宜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花卉产业的发展,把发展花卉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工作之一,抓住现代新昆明建设和昆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机遇,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扶持和鼓励农,力争在5年内把宜良打造成云南的第一“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