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万建18㎡公里绿地“节约型绿化”高效创园

2007年06月18日 09:49新昆明网冯吉瑜

    中国园林网6月18日消息:昆明市“四创”工作开始进入快跑阶段,在“创园”方面,54项考核内容已达标或基本达标50.5项,未达标仅3.5项,整个“创园”工作进入冲刺阶段,走在其它三“创”的前面。“创园”为什么能高效率地走在前面?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汪天祥脱口而出:因为我们必须走在前面。

    压力推动创园过初审

    “四创”的各项指标相互交叉,相互关联,而“创园”是基础。如果“创园”不成功,其他三项工作无法开展,作为“创园”的前沿阵地,市园林局绝对是重任在肩。并且,“创园”只有逢单年才能申报,如果2007年不能通过初审,到2009年才能再次申报,那么,“四创”的工作就无法在“十一五”期间完成。

    于是,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创园”工作率先通过初审。

    “节约型绿化”图高效“创园”

    昆明1996年首次提出申报“创园”,至今已有超过10年历程。

    由于十年来“创园”工作一直在进行,昆明逐渐有了良好的绿化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约型绿化”风格,节水、节地、节资三项并行。在绿地的建设中,尽量用乡土乔木树种代替草坪,减少建设和养护的成本,绿化管养也60%以上采用中水浇灌。此外,拆违拆临虽是提高绿化率的有效措施,但成本很高,在城市中心区每拆除1亩地,其代价就为700——1000万(不包含建设费)。园林局采取了建设风景林和生态公园的措施,利用昆明三面环山的地理优势,在保持面山丰富森林植被的基础上,补种其它季相的乡土绿化树种,改变单一树种的状况,并建设简易步道,增设标识标牌。这样,不仅了提高绿化率,满足了市民需要更多乡野去处的需求,实现了城乡绿化景观的一体化,而且,18平方公里的绿地面积,建设成本仅为6500万。

    “节约型绿化”在昆明的园林绿化中广泛运用,并成为我市园林发展的指导思想。据介绍,年内昆明将栽种56万株综合成本低、容易成活的攀缘植物,45条道路的重点整治也即将开始。

    作风建设促“创园”发展

    市园林局是“创园”的前沿阵地,“创园”申报的工作一环扣一环,任何一环都不能有拖沓、延误现象,工作作风不好,“创园”无法进行。

    市园林局通过实行“首问负责制”、“行政领导问责制”和“无作为问责制”等措施,将各部处的责任量化。据了解,局内的每一名工作人员,甚至司机,都能准确回答出“创园”的各项指标要求。而在“创园”申报前的一个多月,虽然工作量大,时间紧,但局内各部门的工作都得以如期完成。汪局长说,要提高一个单位的办事效率,除了要有必要的制度外,还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但就制度而言,如果哪个部门未能完成,会受到组织的问责和相应的处罚。

    年底绿地率33.8%

    按照国家对“创园”工作的标准要求,昆明市尚未达标的3.5项考核内容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成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各项园林绿化指标近三年逐年增长;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达到基本指标要求;各城区间的绿化指标差距逐年缩小,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相差在5个百分点以内、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差距在2平方米以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

    针对这几项要求,园林部门制定了对策措施,预计今年生态公园、风景林工程、“4+1”绿地工程、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工程建设等任务完成后,指标可达到:绿地率33.8%,绿化覆盖率36.4%,人均公共绿地8.45平方米。相关部门也将加快盘龙江中段截污工程,特别是改善盘龙江、大观河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