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花史培育国际盆栽之都 创意保障行业领先

2007年05月31日 09:12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园林网5月31日消息:这个春天,一个岭南小镇正在打造一个“中国之都”。“2.2万亩的农用地1.8万亩用于花卉种植。花卉产值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90%,2006年的花卉产值达4.9亿元,花卉销售额更高达20亿元,花卉业成为陈村第一产业主导。”5月9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镇长林胜初向记者介绍说。

    陈村镇,面积仅50.9平方公里的岭南名镇,在顺德区“两家一花”(家具、家电、花卉)的产业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远近闻名的“花都”。据林胜初介绍,2006年,陈村花卉出口达2850万美元,占据广东花卉出口总量的1/2,全国花卉出口总量的1/4。目前,该镇拥有大小花场近6000个,品种6000多种。今年4月,镇政府已正式向中国花卉协会申报“中国花卉之都”称号。

    千年花史培育国际盆栽之都

    21.9℃的年平均气温,1649毫米年平均降雨量,81%年平均湿度,为陈村种植“观赏园艺植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毗邻顺德北港、南海三山港、广州新火车站,距离广州新白云机场仅40分钟车程,广珠西线、“佛山一环高速”的开通,陈村成为广佛都市圈中的核心区域。

    清代康熙年间《顺德县志》有载:“汉有扶荔之宫,宋有异花之献,置堠传送,皆自南海。意即斯乡(陈村)。”当时,陈村即已成为“户以花为业,村以花出名”的岭南最大的花乡。

    “陈村古代商业很发达,很多达官贵人在这生活,因此很多人种花。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花卉大都是从广东出去的,特别是观叶植物,陈村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十五、六年前陈村就没有粮食作物了,第一产业主导的就是花卉业。陈村花卉历史源远流长,现在陈村花卉正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陈村镇镇长林胜初表示。

    千年养花历史的陈村,在中国花卉业粤、云、福、浙、琼“五强”对峙的大市场里,代表广东独占鳌头。

    据介绍,陈村镇的花卉种植面积为1.8万多亩,并且在南海、高明和番禺等周边地区拥有外延花卉种植基地5万多亩,2006年陈村镇的年花卉交易额达20亿元,花卉出口总值2850万美元。

    “经过多年的规划和发展,陈村镇的传统品种如年桔、国兰、盆景等继续得到巩固和提升,形成了以花卉世界为中心的名优高档花卉的集散地以及企业总部聚集地。”林胜初说,“陈村镇多年来致力扶持花卉业在展览、信息、旅游、科研、培训等方面的发展,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陈村镇的花卉业不断升级换代,使陈村成为华南地区的花卉生产和交易中心,辐射和带动了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华南的花卉产业同步提高。”

    2001年9月28日,有着花卉业“奥林匹克”之称的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破天荒选在珠三角的这个小镇上举行,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均派团来到陈村,荷兰、哥伦比亚等15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也纷沓而至。500多家“花企业”,300多万盆鲜花,使陈村成为名符其实的“花花世界”。

    2006年4月30日,“2006中国(陈村)国际盆景赏石博览会”在陈村花卉世界举行,作为一个国际性大型盛事,参加本届博览会的嘉宾和展品来自全球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品总数超过1500件,展览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吸引各方宾客共计32万人次。博览会期间陈村镇被国际盆栽协会(BCI)和世界盆栽友好联盟(WBFF)评为“世界盆景赏石园艺博览之都”,陈村花卉世界也被评为“国际盆景赏石园艺交流文化中心”。

    2006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的“佛山市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在陈村花卉世界举行隆重的挂牌成立仪式,使陈村镇成为合作实验区的重要基地。

    从花农散养到总部经济

    据了解,改革开放初,国家实行家庭承包制度,土地限制被放开,陈村农民重新开始花卉种植历史,掀起了建国以来第一次花卉业发展高潮。

    80年代中后期,不少台资、港资企业来到陈村从事花卉的种植销售,又开阔了陈村的视野。“当时全国仅有的3家港台企业在大陆从事花卉业,而这3家企业全都选择了陈村。”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志民颇为自豪地说到。

    事实上,众多实力雄厚的外来企业的介入,给陈村花卉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陈村花卉渐渐地从本镇流向外省,初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陈村花卉”的品牌影响力。

    1998年,陈村镇政府看到花卉产业市场巨大,决心统一规划市场,集中花商,带动农民,引导花卉企业由零散经营向产业化提升。1999年2月6日,陈村花卉世界建成,陈村花卉产业由零散经营跨向统一规划,向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模式迈进。

    此间,陈村打出的第一张是“兰花牌”。

    几年前的一天,汕尾老板郑德茂慕名到陈村买花,巧遇陈村为建设兰花种苗种植基地招商引资。现在的他已经是广东陈村花卉世界兰花生物科技园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通过他建立起来的平台,陈村的兰花种苗已经销售到世界各地。“我看中的是陈村花卉产业的基础,规模大,质量好,配套齐全。”郑德茂说。

    “陈村正兴建一个占地700多亩,集兰花生产、流通、科研、示范于一体的兰花生物科技示范园,打造世界级的兰花种苗基地。我们通过引入台湾韩国、日本、欧洲优质的兰花企业,在陈村入苗。”林胜初镇长向记者计算,兰花每亩的产值可达30-40万元/亩,700亩的产值就将达到2亿元,花卉产值在原来的基础上一下子得到了40%的大幅度提升。“通过基地带动对陈村花卉产业具有革命性意义。”林胜初镇长表示。

    “兰花是当前一个亮点,是潮流。台湾、日本、韩国、欧洲等发展很快,98年以后,大陆才开始迅速发展,目前市场相当大。”郑志民补充说道,兰花种苗基地由政府规划,企业实施,将力争成为全球最大的种苗基地。

    “目前我们要做的还有确保陈村华南花卉总部的地位。”林胜初告诉记者,发展总部经济是陈村花卉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据介绍,目前很多国内外大花卉企业都把总部设在陈村,尤其是台湾、韩国等花卉企业。国际上著名的美国维生股份有限公司尽管在中国11个城市建立基地,但中国区总部却留在了陈村。

    创意农业保障行业领先地位

    传统花卉种植业由于链条短、经济附加值低,已慢慢进入“赚钱难”阶段,为此陈村开始突围——发展创意农业。

    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志民向记者透露,目前他正计划筹备创意农业园,把农产品、农业与文化、艺术进行融合,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传统农业经济附价值相对较低,好比一棵树,卖得再好也只能是几万元,但是如果作为盆景,虽然也是农产品,但与艺术、文化结合,就可能可以卖到几百万甚至更多。”

    事实上,陈村在创意农业上已经迈开了第一步。今年4月30日,随着陈村“中国盆景大观园”正式开张,来自全国13个省市最好的盆景进入园区展销,据了解,目前园内盆景总价值超过3亿元。陈村镇镇长林胜初表示,以后盆景大观园还要进一步完善。

    “你们看,这盆盆景多美!这里的盆景在国内外都是一流的。”专程来到陈村镇参加活动的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长苏放告诉记者,目前陈村具备了国内一流的盆景硬件设施,如此大规模的“中国盆景大观园”更是在国内外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