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古树名木普查 华农发现罕见降香黄檀(图)

2007年03月22日 14:30信息时报刘谷华 卢绍琨 肖森


工作人员在华南农业大学对一株降香黄檀树进行GPRS定位。时报记者何建摄

    中国园林网3月22日消息:记者昨日从市政园林局获悉,列入广州市在册保护的古树名木今年有望增加新成员。在去年11月起开展的广州市第五批古树名木普查工作中,共有829株新发现古树名木进入了园林专家的视野。园林部门计划6月份完成鉴定,届时广州市的古树名木保护对象将延伸到萝岗、南沙等新区。

    新发现古树多为果树

    据市政园林局介绍,广州市现今共有842株古树名木由市政府统一挂牌、颁令保护,但是广州市的百岁古树远不止这个数。去年11月,该局再次启动古树名木普查鉴定工作,不少热心市民提供线索,共收集了829株古树名木的基本资料。其中越秀区有一株罗汉松,树龄估计已超过700年。

    广州市园林科研所专家告诉记者,新发现的古树在南沙区最多,经初步调查共有598株。这些树木的树龄较大(有关文件规定,树龄达百岁以上即为古树),以果树居多,而且比较集中地成群分布。此外,黄埔区、越秀区、白云区、越秀区等各区也有新的古树发现,主要分布于公园、小区、学校和村镇等地,树种丰富,包括有细叶榕、大叶榕、樟树、木棉、菩提榕、荔枝和龙眼等30多个树种。

    华农发现罕见降香黄檀

    此次普查中,专家在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发现一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降香黄檀。据聂磊博士介绍,这类树种原产海南,多为庭院风景树、绿荫树和行道树,心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这种树在广州很少见,目前只发现了四五株。”

    据悉,市政园林局已组成由市园林科研所、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园林专家以及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队伍,对新收集的829株古树名木资源进行全面调查、鉴定和GPS定位工作。目前已有356株古树进行了采样,初步鉴定树龄均超过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