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2月9日消息:笔者在广州花卉博览园采访时,发现大多数花店都悬挂着一串串美丽的猪笼草。据花店的老板介绍说,今年是猪年,摆设猪笼草寓意“猪笼入水,财源滚滚”,又有“袋袋平安”的祝福,所以今年许多市民都买猪笼草过年。
猪笼草又名猪仔笼,为猪笼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有名的热带食虫植物。它的叶片由三部分组成:前面是一片扁平的叶片;叶片中脉延伸像一条红色的塑料绳,这个攀缘器官可以缠绕其他物体或偃伏在岩石上;在叶片中脉延伸的末端变成一只“缶”状的叶笼。猪笼草的叶笼上有小盖,笼口有蜜腺,内壁有蜡腺,可分泌蜡质作为润滑剂,底部有消化腺,能分泌弱酸性的消化液。
猪笼草是怎样“吃”虫子的呢?它的笼口盖平常是半开着的,叶笼颜色鲜艳,笼口蜜腺能散发芳香,以“色”和“香”引诱昆虫入笼。因其笼口内壁光滑,昆虫容易滑落笼底,之后笼口盖马上自动关闭。因为猪笼草的消化液中含有使昆虫麻痹的胺和中毒的毒芹碱,因此落入笼内的小虫子浸泡在消化液中,很快便中毒身亡。小虫子被消化后,就为猪笼草生长提供了营养。
世界上的猪笼草有70多种,不同的猪笼草,捕虫笼的形状也不一样,颜色也不相同,有绿、黄、红等色彩。猪笼草的叶笼也有大有小,小的只有3厘米~4厘米,像手指头那么大;大的可达40多厘米,可以容纳500毫升~600毫升的液体。据说有的大型猪笼草的捕虫笼能捕食小老鼠。德国植物学家曾经观察过猪笼草“吃”蜈蚣的情况,当一条蜈蚣的前半身陷入笼中,后半身还露在笼外,却已无法摆脱厄运,最后死在笼子里。
猪笼草原产东南亚热带地区,我国的广东和云南省均有分布。1789年猪笼草被引种到英国,之后在欧洲主要植物园栽培观赏。1882年园艺工作者育成了绯红猪笼草,1911年又选育了库氏猪笼草。到了20世纪中叶,猪笼草的育种、繁殖和生产开始产业化,猪笼草也逐渐进入家庭观赏。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成立了国际食虫植物协会,使猪笼草在欧美等地作为室内盆栽观赏植物。
我国华南地区虽然有野生猪笼草分布,但应用很少。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从国外引进了猪笼草优良品种,用于花卉展览。目前,许多大中城市的花卉市场都有猪笼草出售,用于点缀客厅花架、阳台和窗台,或悬挂于庭园树上和走廊旁,既优雅别致,又可捕捉蚊虫。
猪笼草是雌雄异株,花序为总状,开单性花,花小,红色或紫红色。通常用种子繁殖,采种后立即播种,盆内用水苔做基质。播后经常浇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并将盆口用塑料薄膜遮盖。种子发芽适温为27℃~30℃,播后30天~40天发芽。另外,猪笼草还可以用扦插叶片繁殖。由于猪笼草原产热带森林,喜高温多湿的半阴环境,故在生长季节要经常喷水以保持周围的高湿环境。猪笼草生长适温为25℃~30℃,冬季室温不能低于16℃,以保证安全越冬。盛夏期必须遮阴,防止强光直射灼伤叶片。秋冬季应放阳光充足处,有利于叶笼的生长发育。每年2月在新根尚未生长时进行换盆。盆栽猪笼草常用泥炭土、水苔、木炭、杉树皮屑的混合基质,一般栽培3年~4年才能产生叶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