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区部分苗木过密影响生长 部分移栽未补

2007年01月31日 14:40南湖晚报姜鹏飞
    中国园林网1月31日消息:在嘉兴市区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一片片树木,这些生态绿地不仅给城市增添了绿色,也给这座城市增加了一个个天然的“氧吧”。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区部分生态绿地遭遇“绿地无绿”,其建设和养护问题存在欠缺和空档。

    生态绿地成长直面三大现实尴尬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嘉兴南湖大桥下的南片楔形绿地,只见不少树木已经是“生命垂危”。在绿地一侧,几棵水杉树歪歪斜斜地倒在地上。而在不远处,偌大的空地上,杂草丛生,没有种植绿化,走近一看,只见一个个空着的树穴。

    记者了解到,市区生态绿地主要分布在市区东片、南片、西北片三大楔形绿地中,呈楔形伸入中心城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区生态绿地中,部分苗木出现种植过密、土壤板结干涸现象严重。在南湖景区揽秀园中的香樟树,由于间距过密枝叶无法伸展开来。与此同时,部分苗木被移走或大片死亡的空地未及时补栽,使得城市的景观受到影响的同时,原绿化的生态效应也无法发挥。在嘉兴大桥北侧、铁路东侧,数百平方米的空地上没有种植绿化,影响了绿化功能的发挥。

    此外,目前嘉兴市区部分生态绿地植物品种十分单一,种植结构缺乏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相结合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不利于植物群落的稳定。

    绿化建设和养护出现空档

    记者了解到,嘉兴市区生态绿地在建设和养护过程中“脱节”现象仍然存在。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由于行政管理力量薄弱、机构调整及产权转移等情况,使得园林绿化和养护出现空档,因此对绿化养护工作缺乏有力的专业技术指导。而一些绿化养护队伍热衷于绿化工程施工,却忽视了绿化养护工作,加上市民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导致许多树木“夭折”。这些情况都导致了绿化养护水平下降,影响绿化质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市区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一方面有关部门和业主单位从外地大量购买绿化苗木;另一方面,本地生态绿地却出现苗木无法移栽的现象。

    城市生态绿化如何发挥最大效益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生态绿地,合理、科学调配城市用地绿化资源,从而减少城市绿化资源的浪费。”市城市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人表示,在城市生态绿地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该遵循苗木生长规律,充分利用乡土绿化资源,使绿化资源保值、升值。

    记者从嘉兴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获悉,嘉兴市树木乱砍乱伐现象还偶有发生,原市区二毛地块、三中地块大量树木被砍伐事件就是两例。对此,有关人士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并对公共绿地内的绿化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移植或补种,切实保证“绿地有绿”。

    嘉兴市规划与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特别要注重区域性物种保护与开发的研究,调整现有的苗木结构,提升城市绿化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