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花评选不可简单的妥协 还是“一主四辅”好

2007年01月29日 09:57红网李成仁
    中国园林网1月29日消息:昨天,我国著名花卉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国花评选最早倡导人之一陈俊愉院士,请他的助手向本报记者传真来有陈先生和吴良镛、周干峙、石元春、沈国舫、卢良恕、方智远、袁隆平、孟宗祯等62位院士签名的《关于尽早确定梅花牡丹为我国国花的倡议书》。——(见7月21日《文汇报》文章“中国62名院士建议将梅花和牡丹定为双国花”) 

    国花评选,难煞了多少有为之士,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国花的各种主张纷纷呈现。而62位院士联合签名的《关于尽早确定梅花牡丹为我国国花的倡议书》,只不过是想将这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论做个了结。以充分地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中国深厚花文化的魅力、支持中国花卉业参与国际竞争,并且为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奠定下国花的归属。

    理由倒是十分的充足,并且冠冕堂皇。只是真的将梅花牡丹法定为我国的国花,未免显的仓促和以偏盖全。即如同陈俊愉院士所表明的那样,国花是某个国家的大众性文化表征之一,有很强的群众性。而这样的大众性文化表征和群众性,就不能不兼顾历史的文化积淀以及广大群众的思维惯性。而文化积淀和思维惯性,又不能人为的去割裂、去简单的抽取。

    春兰、秋菊、夏荷、冬梅,或许就是历史文化积淀和人们思维惯性中,最富有中国特色的四种花卉了。它们的身份,是绵惯相依、互为依托的,就如同不能割舍的四姐妹一样,各有姿色。现在为了简单的向“双国花”的制度妥协,就硬生生的将四姐妹中的一个单独拉出,和牡丹并列成为国花,岂不是过于武断和偏心。

    在有关国花的各种主张中,“一主四辅”倒真的是一项不错的主张,牡丹为主国花,兰(春)、荷(夏)、菊(秋)、梅(冬)为“中国四季名花”。至于专家所认为的一国多花不便记忆的共识,则有些杞人忧天了。以国色天香的牡丹为主国花、年国花,而约定俗成的春兰、秋菊、夏荷、冬梅则分享四个季节各司其责,又怎么会有“不便记忆”的担忧。

    看来,我们的专家还是太不相信国人的智商水平,在他们的心里,难道老百姓连春兰、秋菊、夏荷、冬梅,这简单的和季节相连的花卉名称都记不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