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林业:种苗研究成果累计带来新增产值18亿

2007年12月13日 09:18宁夏日报
    问鼎国家科技进步奖填补全国同类奖空白 

    中国园林网12月13日消息:近日,宁夏林业研究所传来喜讯,由其主持研究的“林木种苗工厂化繁育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以3项国家级专利、14项非专利自有技术、10个节水耐旱植物品种,所形成的独具自主知识产权特色的种苗产业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填补全国省级林科所此类奖项的空白。

    我区地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急需节水型的园林观赏植物,但是,林木种苗工厂化繁育技术一直落后。对此,宁夏林研所在国家和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的支持下,于1996年至2006年,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开展并完成了林木种苗优新品种组织培养、微型扦插、播种等工厂化繁育技术、工艺流程、配套设施设备体系和节水耐旱观赏植物引种驯化、系统分类、栽培应用等综合研究,开发林木工厂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软件。

    自主研制的关键设备自动湿度控制系统、林木穴盘和基质等获国家专利,非专利自有技术生产的产品可与国际同类产品媲美,价格却只有同类进口产品的40%-60%,其中林木穴盘解决了传统容器育苗根缠绕、扭曲的问题,达到垂直导根,促进主根发育,使育苗成活率提高20%-30%,节药、肥50%,劳动生产率提高60%以上。

    首次运用“节水耐旱观赏植物”的理念,开发出互叶醉鱼草、金叶莸、毛刺槐、黄花矶松、沙冬青等10个优新品种,其耗水量不足草坪的10%,是喜水植物的30%以下,降低管护成本20%-60%。建立了8个示范基地和辐射西北、华北、东北的市场营销网络,相关成果推广到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使我国林木种苗生产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高了优良品种在林业生产中的贡献率,累计新增产值18.36亿元,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北方的园林绿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