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茉莉,美好江苏的美丽代言

2007年01月17日 09:09新华日报王晓映
    中国园林网1月17日消息:先毋论省树省花的评选过程,银杏和茉莉,一向都给人以美好的脑海印记。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便是“托物言志”,其中最为广泛用来比兴的就是植物。    

    关于银杏,北宋词人梅尧臣写道:“去年我何有,鸭脚远赠人。……何用报珠玉,千里来殷勤。”欧阳修收到梅尧臣寄赠的鸭脚(银杏叶)后又感而赋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这诚可珍。”苏东坡曾道:鸭脚生江南,名实本相符。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陆游则有“鸭脚叶黄乌桕丹,草烟小店风雨寒”的佳句。

    至于茉莉,由于她易于栽培,早已是寻常百姓檐下物,绮丽诗咏则更多。南宋著名诗人刘克庄的《茉莉》诗最为传神: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野人不敢烦天女,自折琼枝置枕旁。

    千百年过去,江苏人在选择地区形象代言时,以民主、现代的票选方式,再次选择了这两种有着丰富人文内涵和现代指意的植物。省政府议案在推荐意见中简明陈述推选省树省花的理由:增强人们的绿化意识、生态意识,增强凝聚力和自豪感,激发全省人民热爱江苏、热爱家乡的热情,鼓励人们投身建设美好家园、共筑和谐社会,推动“两个率先”进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也是“托物言志”传统手法的现代更新。

    现代江苏人的情感为何趋同于银杏与茉莉?众所周知,银杏为上古孑遗树,被植物学界称为“活化石”,起源于1.9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它的生存历程无疑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刚毅顽强,健康长寿的品格标志。令人骄傲的是,这个优秀品格和江苏有莫大关联,银杏在江苏分布广泛,古银杏树数量居全国之首。在现代化生产方式的经营下,银杏作为江苏的优势生态经济型树种,白果产量已占全国二分之一。“好一朵茉莉花……”,这歌这旋律最早诞生于乾隆年间,从江苏唱起,传唱全球。从港澳回归盛典到中国申办2008奥运,茉莉花早已以无可争议的姿态成为江苏乃至中国的标示物。她芳香纯正、清雅幽远,符合江苏儿女不张扬、朴实无华而又进取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操守,在江苏已有千年栽培历史。

    省树、省花,是一个省的形象代表,精神象征,情感凝聚。在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的现代,江苏以极其郑重的方式,确定银杏和茉莉为省树省花,无疑将在“十一五”发展历程中增添一股清新的精神力量。“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是省委确定的战略目标。新江苏建设靠什么凝聚力量?省树省花自然不预期有最大的召唤力,但是,银杏和茉莉自16日当选为省树省花后,无疑将成为新江苏、新江苏人崇尚生态、热爱自然、科学发展、建设绿色江苏的一个具象目标。

    她们是美丽江苏的美好代言。她们以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内涵的品质,期待江苏人建设一个越来越美好的新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