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21日消息:吉林湿地再现水草丰美群鸟翔集景观
每年四、五月间,成群的丹顶鹤、白鹭和大雁等候鸟都会陆续飞临吉林西部的向海湿地栖息、觅食。鸟类在天空自由飞翔,在水边嬉戏、栖息,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这道美景离不开吉林省多年来为保护湿地所采取的各种举措。2000年以来,全省共投入2.75亿元,改善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提升了湿地的保护、管理、救护和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17处湿地类型保护区,面积达171.6万公顷。
生态补水滋润“地球之肾”
吉林是全国重要湿地省份之一,共有湿地193.7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10.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具有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长白山已经被国际组织确定为世界自然保留地。长白山、向海加入了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定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保护区。向海还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今年9月,向海第四次启动生态补水工程,从霍林河引水6000万立方米,缓解核心区水量下降的状况。2000年以来,吉林省先后实施了引霍林河水入向海湿地、引嫩江水入莫莫格湿地、引洮儿河水入向海湿地等引水工程。2004年6月,又首次实行跨省、跨流域补水,引内蒙古察尔森水库之水入向海,有效解决了湿地缺水的难题。如今,全省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显著改善,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去年3月,吉林成立了由林业部门牵头,发改委、环保、水利、畜牧等12个部门参加的湿地保护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湿地管护中的重大问题。近两年,莫莫格在各部门的支持下,围封湿地35万亩,建立林草结合的防护屏障12万亩,恢复湿地植被455万平方米,还与吉林油田英台采油厂共同组织实施了采油区湿地植被恢复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油井61口。
依法保护划区管理
围绕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生态功能的目标,吉林省积极推进法规和制度建设,先后颁布实施了《吉林松花江三湖保护区管理条例》、《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规。1996年,省人大率先在全国以地方立法的形式,颁布了五年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决定。2001年,根据省林业厅的提议,省人大又作出了继续实行禁猎的决定。经过11年禁猎,湿地野生动植物种群和数量迅速恢复。目前,省内已有野生动物445种,还新增加了4种鸟类。20世纪60年代曾一度绝迹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羊,在吉林西部草原重新出现了自然种群。据中、俄、美三国专家调查,绝迹多年的世界级濒危动物金钱豹也在吉林重现踪迹。
全省湿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日益显现。2000年以来,吉林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11393万元、事业费投入8880万元、保护区自筹基础建设资金7200万元。向海、龙湾、莫莫格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划归省林业厅管理后,事业费纳入省财政管理,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向海已完成一期及续建工程,莫莫格、龙湾等一期工程也已结束。
在吉林,各湿地保护区实行划区管理,逐级落实保护责任,全天候监测。执法人员深入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印发宣传单、设立警示牌、张贴宣传告示,增强周边社区群众的生态意识;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开垦、放牧、狩猎、取土等破坏湿地资源的活动。
生态经济成为增收亮点
湿地生态功能的不断提升,使吉林省作为产粮大省的地位更加巩固。去年,全省人均占有粮食1018.5公斤,成为全国惟一人均占有粮食超过1吨的省份。今年,粮食总产预计可超过250亿公斤。1月~9月,全省农民人均收入4220元。
湿地生态经济不仅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更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省林业厅筹措资金3000多万元,建成了63万亩高产稳产生态苇田,芦苇面积由原来的110万亩增加到220万亩,产量由4万吨增加到12万吨,每年创造产值4500万元。利用芦苇纺织的高级环保用品、工艺品远销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每年实现销售收入9000万元、利润4300万元。湿地生态旅游也成了吉林的一块金字招牌,一年一度的龙湾野生杜鹃花卉旅游节、莫莫格湿地观鸟花等主题活动,展示了湿地生态文化的独特魅力,拉动旅游人数和收入连年攀升。近5年,吉林湿地保护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40万人次,直接创收24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创造产值10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