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3日消息:新加坡国土面积640多平方公里,人口420多万,水资源总量6亿立方米,人均拥有量211立方米,排名世界倒数第二,是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据统计,新加坡日均用水量110万~130万立方米,年均供水量4.8亿立方米,其中约一半水量从邻国马来西亚的柔佛水库经管线引入,另一半则从境内本土采集。受岛国地质条件限制,新加坡严禁开采地下水,以防止地面沉降,因而获取水资源的主要途径就是采集雨水。新加坡一位政府部长曾说过:“每一滴落在新加坡土地的雨水,我们都会想办法把它收集起来。”经过多年的实践,新加坡政府成功地采取了适合岛国特色的集水区计划,在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办法。
一,集水区规划建设:新加坡地处热带,赤道型气候明显,长夏无冬,降雨充足,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每年11月到1月为雨季,雨水较多,降雨特征为密度高、持续时间短、分布面积小。由于没有河流,新加坡的主要水源就是降雨,因此修建了许多蓄水池,水通过集水区收集流入蓄水池,输送到水厂进行处理后进入供水管网系统。
集水区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受保护集水区、河道蓄水池以及城市骤雨收集系统。中央集水区为受保护的集水区,同时也是自然保护区,其土地专门用来收集雨水,因而有着高质量的原水。随着用水量的逐步增加,中央集水区已经无法满足供水需求。1971年,新加坡开始实行第一个非保护集水区的供水计划,即利用河流建造蓄水池。2005年7月,新加坡政府不惜斥资上亿美元,开工建造滨海堤坝,计划把滨海湾开发为一个大型河口蓄水池,2007年年底建成后,它的面积将等于新加坡总面积的1/6。另外,新加坡几乎每栋楼顶都有专门用于收集雨水的蓄水池,雨水经过专门的管道输送到各个水库储存,由水泥建成的规模较大的暴雨集水池有8个。
据统计,新加坡国土面积一半是集水区,总库容接近1亿立方米。马洛蓄水池及其设施,是目前世界上惟一采集城市居民区雨水的现代化集水工程。新加坡政府计划在2009年之前,把滨海盆地围成一个大水库,并建造“实里达/实龙岗”蓄水池,并把所有蓄水池连接起来,使集水区范围增至全国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二、集水区的环境保护:新加坡政府对于集水区的环境保护十分重视,制订出台了严格、详细的规定,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工业布局和用地规划。政府规定,在策划新的供水发展计划时,要评估现有的环境条件,严格控制、管理与供水计划不相适应的施工建设,保护集水区环境以确保原水的水质。这些措施包括立法、管制土地的应用、征用土地、迁徙非法住户和反污染等。例如:将有污染工业和有潜在污染的工业安置在非集水区;禁止在集水区内饲养有蹄动物;在蓄水池的周围建立绿化带;当发展新镇公共组屋时,限制建筑物的密度等。
2,监测水质及控制污染。早在1971年进行第一个非保护集水区的供水计划时,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就成立了一个污染监测小组。小组成员执行例常的野外勘察,监视及阻止在集水区倾倒废物等污染活动。另外,每日由公用事业局中央供水检验室检验从原水的水源、净水厂、净水库、配水网络及客户处抽取的样本。水务部门通过这些日常监测,确保供水质量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3,废污排放。新加坡是世界上带头推行两种水沟并行系统的国家之一,能分开收集雨水和用后的废水。新加坡政府环境部和水资源部负责管理当地的污水系统,在反污染方面执行严格的管制条例,污水处理厂必须将污水处理到符合标准的水质后才允许排入大海。针对工厂、居住区、商业区等不同情况,政府都有详细的排污规则,并按时进行升级和改进。例如:如果工厂排出的污水不符合所规定的标准,其必须建立自己的污水处理厂;在新加坡所有的建筑物上装置现代化的卫生设备;所有住宅区内的沟渠都必须加盖;更新垃圾收集中心及垃圾槽的设计以减少污水的泄漏;更改住宅区楼下地面的倾斜度,以便使清洗地面后的水能够排入污水管;在建筑工地实行各项控制污染措施;将小贩迁移到有完整废物排放设施的小贩中心或场所。
三、集水区的综合开发: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开始着手大力开发集水区的综合职能。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推出了一项简称“ABC”的计划,即“活跃、美丽、干净”(Active,Beautiful,Clean),清淤疏浚,美化环境,配套建立休闲娱乐设施,使这些蓄水池及河道不但能够收集雨水,而且也变成民众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值得一提的是,在著名的麦里芝蓄水池有一座“树顶吊桥”,它高25米、宽60厘米、长150米,微风起处,桥身轻晃,游人亦随之摇曳,不时发出阵阵惊呼,简直如同置身于美国著名影片印第安纳琼斯系列之《夺宝奇兵》里的惊险境地。通过吊桥穿越树林,不仅能近距离欣赏树林内的动植物生态,还可从树顶俯瞰丛林,这与走在地面抬头仰望是全然不同的景致。游客们经历了激情的时刻,也同时把麦里芝蓄水池作为一个难忘的旅游景点记在了心里。树木幽深,池水清澈,飞鸟盘旋,游鱼嬉戏,一个个环境清幽的蓄水池,成就了生机勃勃的城市绿洲。
根据世界水资源权威机构的评估,新加坡每年的“水量流失”只有5%,是全球失水量最低的国家,新加坡政府公用事业局也因而被列为全球最佳水务管理机构之一。目前,新加坡政府开源与节流双项并举,提出开发四大“国家水喉”计划,即天然降水、进口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正在向着实现水资源自力更生的目标努力,而其中适合岛国特色的集水区计划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关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