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12日消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昨日下午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专家评审会上强调,要围绕“湿地公园”定位,通过西溪湿地公园三期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与利用的“西溪模式”,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湿地公园的样板。
市领导王国平、顾树森、杨戌标、孙景淼、马时雍等一起,听取了市规划局、余杭区和市园林设计院的汇报。有关专家卜昭晖、张延惠、徐通、李子松、王祥荣等发表了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意见建议。
王国平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建议后指出,西溪湿地要成为湿地公园而不是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湿地保护和利用的“西溪模式”,必须坚持积极保护方针,以保护为目的,以利用为手段,通过适度利用来达到真正的保护。
规划建设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工程,要坚持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立足点,以五常(洪氏)文化为内涵,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使三期区块成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功能区块。要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六项原则,把它贯穿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始终。要坚持整体化方针,确保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和谐杭州示范区”规划、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二期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坚持差异化方针,错位布局、差异发展,体现文化与生物多样性;坚持一体化方针,按照人、生态、文化一体化的思路,实现人与湿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和谐统一。要以五常港为轴心,形成“一带、两片、多点”的规划结构。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经营,分区实施、分区筹资、分区核算,理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经营体制。
王国平还对规划方案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