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保护使贵州多种国家珍稀物种“起死回生”

2006年06月09日 10:44新华网李忠将
    中国园林网6月9日消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形式,贵州一些曾濒临灭绝的国家级珍稀物种得到良好的保护,数量上明显增加。

    据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梵净山特有的黔金丝猴从建立自然保护区前的300多只增加到目前的800多只,草海的黑颈鹤由300只增加到1000只左右,麻阳河和野钟的黑叶猴从300多只增加到1000多只。珍稀植物珙桐、银杉、桫椤和秃杉更新良好,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自然保护区成为这些珍稀动植物的“避难所”。目前,贵州已经建立了130多个自然保护区,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专家任晓东说,这些区域是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地,在生态保护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全省10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中,87种主要分布在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