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园林水上盛会 厦门领导第六届园博会展望

2006年06月06日 09:10中国建设报肖红
    中国园林网6月6日消息:“要把第六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办成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会上,众多专家和领导在听完第六届园博会的主办方之一厦门市政府做出的关于工程进展和招商情况的介绍之后,道出了殷切的期望。经过几个月紧张和有条不紊的努力,园博会各项规划和工程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顺利完成征地拆迁,展园岛清淤吹填造地工程全部完成,园博会吉祥物及宣传口号也成功征集,目前已经有40个城市明确表示了参展。与会者表示,他们满怀信心地期待,以“和谐共存·传承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园博会定会不负众望,向世人展示我国精湛的园林绿化水平和造园技艺。

    工程艰巨稳步推进

    园博园选址在“华侨旗帜”陈嘉庚先生的故乡厦门集美中洲岛。由于具体的建园地点杏林湾是个蓄洪区,工程量和建设风险都很大。潘世建副市长介绍说,不但要清淤造地、建护岸,附近还有大大小小的养鱼养虾场,对该地养殖场的赔付成本也比较多。但是由于厦门自身的土地面积有限,经过多方论证和调研,得出的结果是,把此地作为园林生态区,对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和综合治理水平都有好处,因此最后决定选址在此地,不管难度多大,也要全力以赴完成。

    厦门自2005年6月正式由建设部发文成立第六届园博会组委会以来,紧紧围绕“和谐共存·传承发展”的主题,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园博园的规划、建设和招展等各项工作。为加快工作进展,厦门在组委会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第六届园博会筹建工作现场指挥部,抽调精兵强将,加大征地和基础工程建设的力度。在各方的努力下,园博园用地区域的赔偿和安置工作有序推进,园博园的征地拆迁工作在短短半年内完成,并充分满足了失地群众的要求。解决用地问题后,园博园的基础工程、园博大道路基和护岸工程以及园博园清淤吹填工程马上全面开展。同时还建立并完善了第六届园博会网站,完成了吉祥物和宣传口号的征集工作。

    目前,园博园各项基础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桥梁工程已全面动工,绿化工程也已全面启动。几个展园岛的清淤吹填造地工程已全部完成。据统计,土方回填工程5个岛屿累计完成140多万立方米;护岸工程累计完成土方开挖1万多立方米,主展岛护岸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6%%,其他岛的护岸工程均已完成一半以上;园博大道工程路基部分、景观带回填土基本完成,绿化带回填土完成74%。备土备苗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大部分苗木的采购,园区内部分地块正进行种植土摊铺工作。

    可以说,厦门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园博会各项前期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潘世建副市长表示,今年是园博园建设的“攻坚年”,按照园博园建设整体进度的安排,今年将重点抓好园博园工程建设和招展招商工作,确保今年10月份各参展城市能够顺利进场,2007年7月底前园博园展区全部工程竣工验收,9月份如期开园。福建省建设厅副厅长洪捷序也在会上表示,省委省政府把园博园建设列入了重点项目,将努力把园博园建成为展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新形象的重要平台。

    目前,第六届园博会已全面启动招展工作,各招展团代表厦门市委、市政府和第六届园博会组委会分别组团出行,进展顺利,已经有南京等40多个城市明确表示参展。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强健承诺,将选派最优秀的设计和建设单位,打造最美丽的园林,把这次参展当做2008年奥运会环境布置的一次大练兵;南京市园林局也将在园博园内建设一个能够反映南京六朝历史文化的园林。

    特色鲜明创意新颖

    截至目前,园博片区总体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已经完成,《第六届园博会修建性详细规划》已得到规划部门的正式批复,园博会展区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已通过评审,所有施工图设计和主要建筑设计现已基本完成。潘世建副市长介绍说,本届园博会规划和建设将突出两大特点:一是在规划建设园博园展示区的同时,将周边6.76平方公里的用地同时规划,并完成杏林湾清淤疏浚和周边地块基础设施建设,使园博会起到提升城市品质带动周边地块的作用;二是本次园博会的规划强调以园林流派组织布展,按北方园、江南园、岭南园、现代园、设计师园、民族风情园、闽台园等展开极具特色的园林花卉展览。

    园博园设计新颖独特,广泛征询了各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博采众家之长。记者来到了园博园工地现场看到,彩旗迎风猎猎招展,工人干劲十足,一幅总规划图矗立在工地上。园博园的设计因地制宜、特色鲜明,无处不显示着匠心独具。园区规划面积6.7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3.03平方公里。根据地理特点,吹填造地,形成9个岛屿和两个半岛以及水面,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水上盛会”。一条园博大道贯穿其中,总长约2100米,是一条融景观交通和休闲娱乐演出的综合性大道,以“花好月圆”为主题,将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大道尽头的海面上,还将竖立起一个能在夜里发光的月光环,呼应“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好祝愿。每个岛之间由风格迥异的桥梁连接,也成为园博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园博岛展区中,首次按主要园林流派规划为国内三大园林流派园区(北方园区、江南园区、岭南园区)、民族风情园区、现代园区、国际园区、闽台园区、风景园林师园区和公共园区,每个园区都独具特色。北方园区是充分利用园博园主山体的景观控制性,公共部分突出北方园林严谨的视觉控制轴线和庄重的风格,布局规整又富有变化,建筑大气稳重,在展示皇家园林的同时体现出北方各地的园林风格;江南园区则采用江南园林理念设计手法,布局紧凑,公共部分建筑采用“粉墙黛瓦”风格,色彩淡雅,轮廓柔和优美,濒水而建,形成集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江南水乡建筑群;在岭南园区,公共部分以典型的岭南古村落为设计借鉴,突出岭南园林景观元素;民族风情园公共部分为中心广场,以热带、亚热带雨林为基础,民族风情建筑为特色,沿中心广场及林间设置西部少数民族地域展区;现代园区以“时代乐章”为主题,运用简洁理性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大胆采用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塑造丰富的园林空间,充分展示现代园林的最新成就。主要包括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等;国际园区占地面积约4.4公顷,全园将各国园林最具代表性的佳作在此展示,包括古典的和现代的,重点突出参展国家城市的园林特色和建筑风格;风景园林师园区充分发挥风景园林师的创意、思路,展现不同设计师的园林风格,为国内外风景园林师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现自我的空间,并探索风景园林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公共园区展园沿“S”曲线小径布置,布局简洁;闽台园区展园分为闽中、闽东、闽南、闽西和闽北及台湾展区,以闽台共有的地域特色的古厝及骑楼街市,引入“茶艺、曲艺、园艺”营造闽台独特的文化氛围,体现闽台同根同源,相互交流,不断借鉴、创新的共性。

    园区的主展馆的设计也值得一提,外形就像一粒含苞待育的种子,将室内外展示空间巧妙地渗透融合,共分三层,参观者可以直接乘电梯到三层,也可以由室外沿着绿化坡道拾级而上。建筑物采用了太阳能、种植屋面等新材料、新技术,使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

    我们期待,园博园将成为厦门又一个永久性的旅游新景点、生态新园区,成为厦门一个与“鼓浪屿”齐名的新景区,这一烫金的新名片将展现中华园林的特色,传承发展华夏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