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22日消息:津塘公路与外环线交口处,是市区通往滨海新区的必经之路,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部分用于美化环境的行道树被齐刷刷地“砍”了头。
昨天,记者采访发现,在津塘公路与外环线交口处左侧(出市区方向)400米左右的公路上,3米多高的大树被人为砍伐。
虽然树杈上也长了些嫩绿的叶子,但却没了让人乘凉的树荫。
是什么原因让大树“惨遭毒手”?业内人士给了一个惊人的答案:罪魁祸首是一种比美国白蛾潜在威胁还大的害虫———六星黑点豹蠹蛾。该虫属蛀干害虫,它会在钻进枝条当年向上蚕食,让树木顶端全部枯死,来年则顺着枝条向下侵害,让整根枝条都惨遭毒手。由于该虫侵袭的是树干顶端,因此为防止其泛滥必须进行人工修剪,太高的位置只能对大树实施“砍头”。这样一来,原本树冠30平方米的覆盖面积,当年立即锐减至二三平方米,来年也只能恢复到五六平方米。想让被“砍头”的大树重新长出原来大小的树冠,至少需要5至8年。尽管有这些弊端,但为保证大树的成活,园林部门还是不得不忍痛割爱。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有专家认为,首先要确保植物的安全引进,林业部门在引进外来植物品种前,应对其进行“体检”。其次要建立城市防虫网,让一边建绿、虫害一边毁绿的现象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应建立真正的生态社区,不仅需要扩大绿地面积,还需要丰富植物品种。除种植草坪外,要多种植乡土树种,比如毛白杨、国槐、臭椿、侧柏、圆柏等。这些树木可以为天津乡土的昆虫、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从而有效维持绿地群落的稳定。
新闻背景
2002年前后,以攻击树冠顶端枝条为特性的六星黑点豹蠹蛾,迅速在本市蔓延,目前它对50余种树木构成了威胁。和美国白蛾相比,六星黑点豹蠹蛾侵害树冠顶端,很难被人目测发现,加之药物喷洒难及顶端,因此很难及时被发现。
此外,该虫没有像美国白蛾一样相对集中的成虫期,无法对其实施集中防范,而且目前还未找到该虫的“天敌”,因此它被视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比美国白蛾杀伤力更大的植物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