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1日消息:今后,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田地区的建抗震安居房建设将逐步减少笆子墙抗震房的数量。
笆子墙房子是和田地区特有的一种民用建房,它的构造结构是:用木头做成房屋的支撑,在木头的支架里,以红柳、芦苇等编成围墙,再把泥巴糊在红柳、芦苇上面,和田地区干旱少雨,糊了泥的笆子墙越晒越干,泥巴和胡杨、红柳枝、芦苇紧紧地融为一体,就形成了造价低廉、冬暖夏凉的笆子墙房子。笆子墙房屋是和田人民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的发明和创造,在当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由于当地老百姓经济比较困难,又都会建笆子墙房子,在对传统笆子墙进行了抗震性能的改造后,笆子墙抗震房在和田地区得到推广。
但很快,和田地区抗震办的工作人员发现了笆子墙的一大缺点:因主要材料是木头和树枝,建一座笆子墙房子要耗费大量的木材。
“建房用木头就要伐树,这对生态脆弱的和田来说,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和田行署副秘书长、地区抗震安居办公室主任侯新泉语气沉重地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栋面积50平方米的笆子墙要用去5立方米的木材,2004年—2005年,和田地区建了62900多户笆子墙抗震房,约用去314500立方米的木材。
2006年,和田地区开始严格控制笆子墙抗震房的建设,和田笆子墙房子的数量由去年的70%以上一下子降到今年的30%以下,使用木材较少的砖木结构的抗震房在逐步增多。
同时,和田地区开始大面积植树,补充因建房砍伐而减少的树木数量,今春,仅于田一个县就种植了长约500公里的绿化带。
侯新泉说:“明年,和田还要逐步减少笆子墙抗震房的数量,我们争取在几年内把笆子墙抗震房的数量减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