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4月3日消息:近日,农业部花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对云南香石竹、月季、百合三大切花种苗种球进行的抽检结果显示:三大切花种苗种球质量大幅提升,部分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整齐度等弱势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此次种苗种球质量抽检由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领导,云南省花卉技术工程中心协助,农业部花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负责具体实施。抽样标准以云南省地方标准“鲜切花种苗和种球通用要求(DB53/T105-2003)”为依据,分别于2004年11月至12月、2005年6月至9月对云南省10家重点企业进行了两次抽检,共抽取了20个品种、41个批次、总计3838个样品。种苗类具体检测项目为:种苗地径、苗高、叶片数、根系状况、整体感、已有症状表现的病虫害、变异率和混杂率共8项指标;种球项目为:外观整体质量、芽体质量、外膜质量、基盘状况、已有症状表现的病虫害、变异率和混杂率共7项指标。
检测结果显示,种苗种球的外观质量合格率从以前的70%至80%上升为目前的100%,其中百合种球的质量提高最大,外观质量可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机械损伤指标优于进口种球;整体送检种苗种球的整齐度、根系或基盘状况、已有症状的病虫害状况3项指标较差,整体质量还需要继续提高。
通过综合分析此次抽查数据,专家提出了提高云南省种苗种球整体质量的4点对策。一是建立种苗种球市场准入制度,通过行业协会将种苗种球的产前(种源)、产中(基地)、产后(市场)纳入规范化管理,促进产业自我完善;二是针对每个花卉种类选择2到3家有规模、产品质量高的企业,建立从原种到商品种的繁育质量控制体系,并作为种苗技术及管理的支柱企业和培训基地;三是建立有针对性的种苗种球质量定期监测和通报制度;四是尽快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