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感言:为创新植树方式叫好

2006年04月11日 09:21乌鲁木齐晚报李心
    浙江园林网4月11日消息:2006年全国两会为代表、委员首次配备了用废旧报纸制作的环保铅笔,此举引来全国上下一片叫好声,代表、委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率先垂范。 

    由乌鲁木齐市林业(园林)局和晚报联合主办的“乌鲁木齐’06之春家庭植树踏青活动”,动员上百户家庭将积攒的废旧报纸捐献出来化作一片片绿阴,也是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实践中的另一“创新”。我们为这种植树创新方式鼓掌叫好。  

    多年来,每到植树季节,轰轰烈烈的植树大军成为首府春季最亮丽的风景,这种固有模式对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绿量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也是今后植树造林不可或缺的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方式仍有不足,“树木种下去了,活不活我管不着”,一些人抱有这种想法。     

    此次公益活动,个人出资领养树木,既能一改过去那种只是到现场出点力,把树苗栽了之后再也不关注的“短期行为”,还使领养人通过亲手栽种、亲自为树木取名,将自己的美好心愿寄托于树等方式,使人与树木产生“血缘”,萌发出今生今世永不分离的情感,并使领养人感受到自己与绿树一起成长的乐趣,其意义自然与众不同。   

    首府提出要在2013年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但是城市绿化总量不足、居住区绿化建设滞后、公共绿地明显偏低、绿化建设投资不足等弊端“拦路横行”,这就需要激发社会各界投资绿化的热情。     

    除了积极采取租赁、承包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荒山、公园、绿地、苗木基地等绿化项目外,还应鼓励各族市民通过营建纪念林以及共建、捐建、认养、冠名林木等多种方式,建设和领养公共林地和绿地,不断扩大公民履行植树义务的覆盖面,为努力把首府建设成环境优美,适宜各族群众居住的“宜居城市”奉献普通市民的爱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