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3月27日消息:日前,记者来到花木之乡漓渚镇红星村采访,不时地看到村路旁堆放着一批批广玉兰、桂花等苗木。村干部说,这些苗木等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外出搞贩销的村民会回来用大货车运到外地销售。全村种植的1000多亩花木,这些年都是靠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带出去销售的。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村民们对种花木是否能致富尚存怀疑的时候,村党支部书记蒋关芳带头在10多亩责任田里种上花木,后又扩大到在亲戚朋友的100多亩农田上种花木。在试种出效益后,他又带动村班子成员种起花木来了。这一带,使村民们也纷纷效仿,种起了花木。
现在,村里有70%左右的人都在往外面贩销花木,远的一直到西藏、新疆,而这批人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在外地包田建苗圃,人手不够,把乡里乡亲也一批批地带了出去。村民池永生说,他4年前就在云南玉溪租下了80亩土地,又在100多亩山地上建苗圃,共有200万株苗木,光是大桂花就有近百株,与绍兴的“香林花雨”不相上下了。这两年,他带出去的人也有10多个了,自己还在云南买下了别墅。池永生说,致富不应忘乡亲,他每年到红星村收集的花木至少有10余卡车,光是今年开春他已经收集7车了。据他估计,村里外出搞贩销的,每年到红星村收集的苗木至少在70车以上。
蒋关芳说,红星村在产业发展上走“花卉”和“圆机”两条路,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带动,共同致富。现在,红星村大多数的村民都富裕起来了,但仍有少数还没有富裕,村里将发动先富者来带动,让全体村民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