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3月25日消息:今天从有关部门获悉,在今年的街巷环境整治中,我市要求泉城特色标志区老街巷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实施保护性整治,打造具有老济南特色、泉水特色的高品位历史文化街区。各项整治任务要在10月底前完成。
我市要求,在前两年基本完成街巷整治任务的基础上,实施街巷收尾、延伸整治,消除整治盲区,确保城区内不再出现坑洼不平、脏乱差的背街小巷。要推进社区农贸市场和停车场建设,推行或完善街巷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全市背街小巷环境面貌的根本性改观。达到“3年无小修、5年无大修”的质量标准。因地制宜开辟小型绿地,沿街栽植乔木、绿篱和垂直绿化苗木,有条件的积极实施拆墙透绿。
实施街巷提升整治,创建新型街巷。根据部署,Ⅰ类街巷在全面整修路面、花砖、排水、路灯等市政设施的基础上,按照城市规划、市容管理等有关规定,拆除违章建筑,实现道路规划;清理占道经营,取缔无证摊点和“伸舌头”现象;规范门头牌匾,按照规范尺寸和样式进行设置;沿街绿化美化,恢复公用绿地,以乔木为主,见缝插绿种植苗木;粉刷破旧墙体,清除乱写乱画、乱扯乱挂,整个街巷达到景观美、环境优,体现高档次、高标准,树立样板和示范。Ⅱ类、Ⅲ类街巷要大力整治两侧环境,有条件的向Ⅰ类街巷的标准靠拢。
同时,稳步推进社区农贸市场和停车场建设,完善社区街巷的便民场所。通过有效规划和兼并整合,在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开辟室内农贸市场、小型超市和社区停车场。配合室内市场建设,加强对占道经营的查处,引导经营业户“退路进厅”,对需保留的马路市场进行治理、规范,定点、定时经营。原则上,今年每区规划建设2至3处室内小型市场,设立10至20处社区停车场,现有马路市场基本治理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