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2月9日消息: 情人节临近,南京花市一片绚丽繁华。但记者发现,在花市涌动的热潮下却潜伏着不和谐的“暗流”——很多花店竟然如防“贼”般提防着同行。这是为何?
“请不要拍照。”昨天,记者走访了南京的多家花店,见到绚丽的鲜花,取出相机打算拍照时,立即有店员满脸戒备地过来阻拦。“鲜花就是给人观赏的,怎么不许拍照呢?”记者很是不解。一位花店负责人闻声过来,在查看了记者的证件后,她说:“我们是怕同行模仿。如果我们扎花的样式被同行偷学去了,那可糟了。情人节快到了,这几天啊,你不知道有多少同行来店里刺探哦,有的是我们认识的,干脆就拒之门外。还有的是不认识的‘密探’,有带着相机来的,也有拿着拍照手机来的。是顾客还是同行,只要看眼神,我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以前只听说订做服装有仿款的,怕同行偷学在门前挂上“同行免进”牌。而花店能被同行“偷”去什么呢?记者观察到,这家花店从布置到插花并没什么特别之处,柜上虽是满眼花开绚烂,但多是十几或二十来枝玫瑰、百合齐刷刷地扎成一捆,再点缀些满天星而已,用白色或粉红色的纸衬着,下面再扎根彩带,一捆挨着一捆排队似地摆成一大片,每束都差不多。走了多家花店都是如此,单调、乏味、雷同,缺乏个性化服务,找不到每束花独特的美感,更谈不上艺术和优雅之感。至于花意,店员大多也只能简单地说些“红玫瑰代表热情真爱,白玫瑰代表纯洁天真”之类,或者“1朵玫瑰代表我的心中只有你,2朵玫瑰代表这世界只有我俩”。问及花文化和插花艺术,店员大都一脸懵懂。消费者对鲜花的消费也处于较粗放的层次。一位到花店订情人节鲜花的男青年,要求店员把深紫色的勿忘我和深红色的玫瑰扎成一束,全然不顾基本的美学搭配原则。
据了解,南京花卉市场近年来增长迅速,全市大大小小的花店已有近千家,颇具规模。但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花店之间整体处于低层次的阶段,相互模仿抄袭严重,缺乏创新和个性化服务。中国花文化研究会会长、东南大学旅游系主任周武忠教授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花文化缺乏研究。花文化有着丰富博大的内涵,比如插花,作为一门艺术是变幻无穷的,高手插花实如艺术家进行创作,根本不用去抄袭模仿,也无需怕同行模仿。花艺技术创新是花店发展的根本,简单地局限在抄袭和模仿的围城里,对行业发展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