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京港对对碰 北京植物园VS香港湿地公园

2006年12月07日 15:18央视国际
    中国园林网12月7日消息:前两天,一名香港的小朋友跟着家人来到了北京,一到北京,这个小朋友就觉得不对劲,就问爸爸:“香港的树都长叶,北京的树咋不长叶呢?”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北京的大街上看到长叶子的树实在不容易,可如果这个小朋友要是到了北京植物园,她一定会惊奇的发现:好多好多长叶子的树都躲在这里过冬呢!而在香港,这个以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主的城市也有一片难得的绿洲,那就是被称为“城市之肺”的湿地公园。今天的京港对对碰,我们就带您去看看北京植物园和香港湿地公园。

    香港湿地公园位于香港新界天水围北路,以前是一片寸草不生、只有烂泥和野狗出没的荒地,三年前,香港建筑署花巨资在这里修整了人工湖泊、芦苇田等人工设施,把这里打造成了景致怡人的沼泽地:湿地公园有超过60公里的湿地保护区,是亚洲首个拥有同类型设施的公园;

    北京植物园位于北京西山脚下,与香山为邻;这个位置50年前也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地,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成了面积400公顷的综合性植物园,1万余种南北植物在这里快乐的生活,其中还包括特别娇气的热带、沙漠性的植物;另外,还有牡丹园、丁香园、芍药园等独具特色的观赏园林。

    香港湿地公园由室内展览馆、湿地保护区、观鸟屋、探索中心等几个部分构成,他们把培养动植物作为第一任务;北京植物园主要由植物展览区、名胜古迹游览区、和樱桃沟自然保护试验区组成,在这里不仅能包揽各气候区的绿色植物,还能够学到历史文化知识。

    同样是人造公园,香港和北京都十分注重环保。香港湿地公园的所有的建筑材料都采用了环保材料。

    湿地保育区经理:其实这个观鸟屋本身是没有电力的,我们头上的电风扇主要靠太阳能,但是你发现夏天在这里不是很热,还挺凉快,因为观鸟屋用了两层百叶窗的设计是比较通风的,是环保的概念。

    北京植物园在保护环境上也下足了功夫,尤其是在温室的降温方面。

    北京植物园园长:我们这个温室在环境保护上是非常注意的,我们夏天降温尽量采取荫棚或者用水或者雾来降低温度。

    两个公园不光都是环境保护的典范,也都是科普的园地,是孩子们尤其是中小学生的乐园。香港湿地公园最为特别建筑的就是湿地探索中心,这里是专门为学生提供生态学习的场所,孩子们在这儿不仅可以了解到植物生长的情况,还可以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

    湿地保育区经理:这个湿地探索中心有一些简单的设备,让学生在这上一个生动的生物课,比如说老师教污染和水质的各种元素,那么学生就可以到外面池塘里拿水的样本,可以在这作实验。

    北京植物园科普馆同样是向老百姓普及植物知识的专业场所,在这里,植物从种子、发育、幼苗、开花等每个阶段都能看到,人们在了解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常识的同时,更增强了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北京植物园园长:我们希望把这个科普馆教育搞的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相结合,比如说怎么造纸,我们也在这进行教育,让小学生自己做一张纸,然后在这个纸上画画、写字,对他们以后会有很大的帮助。

    北京植物园定期邀请专家向市民做专题报告,听完专家的讲座,再看看植物园里的植物,然后回家在自家的阳台上实践一下,从这一点讲,北京植物园为美化北京、装点市民的生活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同样,香港湿地公园为培养爱护植物、珍爱环境的香港下一代作用也真不小,建园三年来,差不多所有香港青少年都光顾过这里。就拿湿地公园的参观人数来说吧,在对外开放不到半年的时候,游客的人数就超过了原来预计的全年的参观人数,到湿地公园去,已经成了香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北京植物园和香港湿地公园,两地虽然相隔数千里,但是同是都市里的“绿洲”,为高楼林立的城市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北京植物园的大气、香港湿地公园的清新,都让人们十分向往,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妨也到两地体会一下置身大自然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