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15日消息:顺岷江向上逆行,抵达阿坝州汶川县银杏乡河谷腹心地后,沿途山体逐渐显露出泥土、岩石的面目,山上的树木也越来越少,仿佛一个人,从面貌清秀的青年渐渐变成了毛发稀疏的老人。进入茂县地界后,岷江两岸高山上,人们只能依稀看到一些树木在摇曳。
当地人告诉记者,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岷江两岸植树造林年年都在努力,但在试验很多种方法后,岷江植树造林至今还难以走出“年年植树不见树”的怪圈。
10多年前栽下的苗,至今依旧是“小老树” 岷江河谷种树难活的主要地段,集中在汶川县银杏乡到松潘县安宏乡一带,茂县两河口为腹心地。沿岷江两大支流,顺杂谷脑河到理县朴头乡、顺黑水河到黑水县红星乡,都属这个范围。
在茂县林业局工程师赵文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飞虹乡的100公顷试验地,这里从1992年开始设计,1994年开始种树,到今天已经有13年多了,记者看到,大多数树苗是成活了,然而在夏日灼灼的阳光下,除了有几棵几米、十几米高,略微成阴的树木外,大多数都还是几十公分或1米多高的“小老树”,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头”,尽管它们已经历了10多年风雨。
说起当初为什么要建这片试验地,赵文告诉记者,就是因为长期以来种树难活,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茂县林业局早就把目光投向国外,希望能借助他国先进经验,创造奇迹。与日本合作进行的干旱河谷造林试验,选择的还是河谷雨水集中地带。
在光秃秃的山上种树,采用“日本方法”:即每隔一段距离就用石块筑成拦沙坝,先种草植成生物埂,再在坝上种树。但现在看来,效果并不大,那些低矮的“小老树”虽然成片,却没有长成林,仅仅保命而已。倒是在滑坡地带有明显效果,在一个10多公顷大的滑坡地带种下树后,过去一到雨季滑坡带下就无法过车,现在滑坡再也没发生过。
缺水,种树难活的最大问题“赵工不好了,又打起来了。”为了岷江干旱河谷造林,赵文曾经在山上一住就是五六年,这句话时不时就会在他耳边响起。打架,为的就是抢水。
与干旱河谷里的树木打了10多年交道,赵文早已为“病症”把好了脉:河谷内土壤肥力差、碱性重、保水能力相当低。而降水量一年只有400多毫米,80%左右还集中在7、8月份,3月底4月初该种树时却没有雨水。任何时候下了暴雨,即使天上没有太阳,地面上的积水一会儿就干了。缺水,成为植树难见树的最主要原因。
顺手拿起一根钢钎,赵文使劲往泥土猛戳,翻开土层只有几公分厚。他提起桶朝土层灌水,记者看到,水在土面还没有把泥土打湿就被风吹干了。“别看土层不厚,可人工灌溉很难往泥土下面渗透,往往还没有到达树木根系就干了。”就为解决这个浇灌问题,赵文和同事尝试过无数办法:或用钢钎、木棍戳土,让水尽量向根系浸入;或打出大树窝子再种树,把根系周围用窝圈圈住,固定水的流向,甚至改变打树窝的时间,将以前边打边栽,改为秋季打窝春季栽树,因为经过一个冬季涵水,树窝里泥土会涵留一些湿气和水份。
由于天然降水少,引水成为关键问题。1999年,赵文等考虑过提灌岷江水,但有两个关口无法越过:一是当时小水电站发电,只有几十千瓦的发电量,根本不能启动提灌机器;二是费用太高,光提灌设备和管道,造价就要60万元,还不包括此后机器的运转费用。随后,他们又考虑打井,但打井必须要打到河床下,与提灌没多大区别。
提灌岷江水不行,就寻找山上的水源。赵文等人筑贮水池、翻山越岭架输水管道,把另外一座山上的溪水引到种树地带。问题又接踵而来———山溪水附近村寨多,当地老百姓靠它生存,种庄稼、种蔬菜都需要。这样,为了争夺山上为数不多的溪水,造林员与当地人年年都有纠纷。
“其实,平日里大家关系都很好,老百姓给我们送菜送饭。”在赵文的记忆里,白天老百姓用水,晚上他们才引水到贮水池,第二天,他们再把贮水池的水用管道浇灌树木。可到旱季,山上溪水少,矛盾马上激化。
20多年,仍未找到经济、生态价值兼备树种中科院成都分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庆恒研究干旱河谷治理已20多年,但遗憾的是,直到现在他还没筛选到,适合在岷江河谷生长的经济、生态价值兼备的树种。
岷江河谷造林,分为经济林和防护林,其中经济林约占40%面积。由于温差大,很多树木在这里难以过冬,所以选树种本身就存在很多局限性。自1986年在大沟流域建立第一个造林模式开始,赵文等共选择了20多种树种,如用于培植经济林的红富士苹果、花椒、李子、樱桃等,以及用于培植防护林的岷江柏、特柏、刺槐、辐射松等。
但是,这些树种生存下来的只有一半,其中大多数是未老先衰的“小老树”,既没有经济价值,也起不到防土固沙的防护作用。目前看来,长势比较好的是辐射松、大果柏等引种树种和油松、岷江柏等乡土树种,合适的树种数量并不多。
目前的树种,需水量还是太高。不过,专家们已找到岷江河谷最重要的种树方法———种植带与保留带按等高线交叉配置技术,也就是说,山上每3-5米宽原有灌木和草丛不破坏,再造2米宽的林,这样交错进行。好处是既保留了原有的生物多样性,又种植成植物篱,并不会引起新的水土流失。
专家说,在世界一些干热河谷已找到了迎合欢、山毛豆等既有经济价值又有防护功能的适宜树种,但对岷江干旱河谷而言,如果要兼顾速生、经济、生态等因素,这样的树种太难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