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28日消息:核心提示
“国树”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已经确定了国树,而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至今却没有自己的“国树”。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树评选终于摆到议事日程,但7个候选树种(银杏、水杉、珙桐、国槐、杜仲、侧柏和樟树),却把枣树“拒之门外”。
于是,枣树的“娘家”———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开始为它鸣不平———“我们发出倡议,特申请将枣树列入候选‘国树’!”前不久,第二届中国枣产业论坛会在河南省新郑奥星实业有限公司新落成的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举行,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会长、河北农大教授刘孟军领衔发起的这一倡议成为本次论坛会上的最大亮点。
新郑枣树历史悠久
据刘孟军教授介绍,国树评选标准有四条:属中国特有或原产中国,在我国具有较广泛分布,在世界上具有较大影响;外观漂亮,深受国民喜爱;具有丰富内涵,反映某种民族精神;物种明确,不引起混淆。
“如果‘对号入座’,枣树进入国树的条件每一项都是硬邦邦的!”刘孟军说。
据考证,枣树在我国已经超过1000万年,有文字记载3000多年。世界上98%以上的枣树资源在中国,同时我国拥有近100%的国际枣产品贸易市场。
枣树外观漂亮,浑身是宝:700余种枣树家族里,不乏龙瓜枣这样的观赏品种,可点缀庭院小景。枣花花量大而芬芳,可做枣蜜;枣既可食用又可入药。
枣树文化内涵丰富。在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记者浏览琳琅满目的展品,枣树入诗、入画、入歌、入戏:《诗经》曰“八月剥枣,十月获稻”;民间谚语云“一日吃仨枣,一辈子不显老”……枣树被国人赋予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内涵。
今日枣树硕果累累
在新郑,不难找到把枣树送入国树殿堂的第一和之最——
1978年,在新郑裴李岗遗址发现了8000年前的碳化枣核。如今,那颗碳化枣核静静地躺在新郑博物馆,它证明了8000年前,古老的郑韩大地已经有栽培枣树的历史。
在新郑市孟庄镇茫茫枣林中,有一棵被国家林业局“钦定”的“枣树王”,树龄长达600多年,它“老人家”享受着“树碑立传”的最高礼遇。“在新郑20万亩枣林中,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枣树有12000棵,树龄在500年以上的枣树有560多棵,古枣树之多,在全国绝对独一无二。”奥星公司总经理石聚彬道出了枣乡之子的自豪。
红枣已经成为新郑的象征,“好想你”已成为新郑乃至郑州地区商务活动的“常规礼品”。新郑红枣是河南省出口免检农产品,枣花蜜获得过乌兰巴托国际博览会金奖殊荣。
那么,今天,为了枣树晋身国树,枣乡人更要把枣树、红枣、枣产品、枣文化开发演绎得更加绚丽多姿!
为古枣树建档立案,贴上“护身符”。新郑市枣科所所长赵旭升介绍,他们将陆续为全市10000多棵古枣树“验明正身”,挂牌服务。目前,已有359棵300年以上树龄的古枣树齐聚奥星公司,构成了巍巍壮观的黄帝贡枣园,每棵树都有自己的“专职服务员”,负责培土、浇水、施肥打药。
国内首家枣文化博览中心在新郑。今年9月,由新郑市政府和新郑奥星实业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国内首家红枣文化博览中心,作为全国首家登场面世。3000平方米的宏伟建筑让来自全国的706个红枣品种实现了“合家欢”,中心内部设置红枣知识、红枣文化、红枣与民俗风情等十大主题系列展览。
明日枣树“红袍加身”
新郑红枣“红袍加身”,获准使用原产地标志。今年8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新郑红枣使用原产地标志。新郑市枣树科学研究所所长赵旭升在解读这一特殊“标签”的含金量时说:产品将受到联合国所有成员国的保护,新郑红枣享有和南非钻石、瑞士手表等国际名牌同等声誉。
身价倍增的新郑红枣必将助推枣产品产业化发展。
中国枣产业的领军企业在新郑。2005年5月,摸爬滚打了一个轮回的奥星公司在国际机场工业区占据新的“桥头堡”———奥星新区一期工程投产,前不久,二期工程业已告竣。“园区全部投产后可消耗红枣1.2万吨,产值近2亿元,安排劳动力2000人,出口产品1000吨,创汇达到1000万美元,利税达到3277万元;奥星真正成为全国红枣行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种最多的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企业。”石聚彬踌躇满志。
新郑大枣功在富民。枣还是那颗枣,但随着高科技加盟,产业化进程加快,大枣已从“育民”嬗变为“富民”。作为叫响全国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好想你”不仅好听,更加实用:自从公司实施“订单农业+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来,市场不断扩大,红枣价格不断提高。据统计,1993年红枣收购价仅为每斤0.5元,2005年已增加到8元,今年的红枣收购价跃升为11元,农民年增收30%。
枣树晋身国树,这是枣乡新郑不变的情结;枣树晋身国树,又必将使枣树家族借力而上,也带给这方百姓最大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