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23日消息:被一些媒体传得纷纷扬扬的“中国牡丹城”评选风波终于真相大白。
22日上午,在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办公室,中国花卉协会主要负责人告诉市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主任金志伟:个别媒体近日报道的《菏泽被评为“中国牡丹城”》纯属空穴来风。
这位负责人针对个别媒体报道的“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会长到菏泽实地考察”一事解释说,牡丹芍药分会会长到菏泽是专门参加一个插花活动,与“中国牡丹城”评选活动无关。目前评选活动仍在进行中,申报材料尚未评审完毕,谈不上对申报单位的实地考察。
一些媒体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这一消息。
郑州一家媒体综合各方面信息得出结论:山东菏泽系自己选自己。
这家媒体批露事件原委说,《菏泽被评为“中国牡丹城”》的作者是根据菏泽当地媒体的文章和菏泽市旅游局提供的材料报道的。菏泽市旅游局有关人员对该材料来源的解释是:他们在今年春节后向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递交申请,牡丹芍药分会回函,同意菏泽以“中国牡丹城”名义来宣传。菏泽至今没有得到证书和奖牌。
由此可见,菏泽是以在“中国牡丹城”名义来宣传,并没有在此次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牡丹城”。
“中国牡丹城”评选风波初定,一些网友、读者和专家对此纷纷发表看法。
一些网友说,现在各种评选活动很多,我们应当正确、谨慎对待。既要积极参与,又不能为“评选”而“评选”,扎扎实实按照既定方针,做大做强自己的产业,树立自己的产业优势。
很多读者来电说,洛阳牡丹观赏性强、产品附加值较高,菏泽牡丹药用范围广、商品化程度较高,两家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双方要相互借鉴,又要保持各自特色,错位发展。洛阳作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城市,以牡丹为主的花卉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支柱产业之一,应当走质量效益型而不是规模效益型的路子,坚持突出观赏、提高品位,在牡丹旅游产品深加工上下工夫,摸索出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国内一些知名花卉专家说,一个地方发展花卉产业应当因地制宜,注意培育出各自的特色,避免盲从,这样才能使花卉产业走上良性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