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1日消息:如今的长沙,城中是绿岛,城郊是绿带,郊外是绿山;林水相依,山水相映,构成了一幅城市生态系统的绚丽画卷。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10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三届中国森林城市论坛闭幕式上,长沙市市长谭仲池欣喜地从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杨继平手中接过“国家森林城市”匾牌,至此,长沙成为继贵阳和沈阳之后我国第三个国家森林城市。
这是三湘四水绿波催涌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是湖南“生态立省”取得的丰硕成果。
湖南省林业厅厅长葛汉栋说,湖南全省林地面积达1.9亿亩,森林覆盖率达51.6%,各项指标均达历史最高水平。
韩国龟尾市参加第三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一位代表说,走进湖南,就像走进了一座座森林城堡:长沙湘江风光带迷人的香樟,张家界森林公园参天的水杉,常德洞庭湖畔望不到边的杨林,娄底街道两旁随处可见的大型盆景……
“人类从森林中走出来,又重回森林的怀抱中去。”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理想正在湖湘城邑变成现实……
煤海钢城变绿城 娄底市素有“十里钢城,百里煤海”之称,早在1997年娄底市就被原林业部批准建设“森林城”,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要建“森林城”,谈何容易?
而近年来,娄底市按照建设生态特色城市的要求,累计投资8800万元拆违建绿,对乐坪街、氐星路等20多条街道的绿化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园林景点83处。先后在城区建成了石马、青山、月琴山公园等5座开放式公园,其中娄星广场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绿地率达78%;桂花林、香樟林青翠欲滴;亭台楼廊、夜景灯光美不胜收。娄底火车站经过改造升级,绿地面积增加到1.7万平方米,在全国铁路系统都有了名气;涟源钢铁公司的青山文体广场等一大批特色广场将植物造景、历史文化、建筑小品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美不胜收。
娄底市在街道绿化中坚持在“增绿量、求特色、出精品、上档次”上下工夫。这几年新建城市道路26条,严格做到绿化与道路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施工、同步检查验收。他们把本地特色树种香樟、桂花等与金叶女贞、杜鹃等常绿灌木进行科学配置,形成了一街一品、一路一景的绿化效果。在新修的湘中大道,宽达80米的大道中央建有7米宽的绿化带,两旁是10多米宽的休闲景观带。纵横交织的城区道路,呈现出四季常青、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特色,一条条街道就像一道道风景线。
娄底市市长林武说,娄底人均公共绿地已超过9平方米,森林覆盖率接近45%。
娄底先后荣获了“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湖南省十佳城市”、“湖南省园林城市”等称号。
今天,哪怕时令已届仲秋,人们所到之处,满目葱茏,看到的仍是见缝插绿,煤城、钢城和绿城三者竟是如此协调,徜徉其中,感受到的是浓浓绿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带给人们的那份恬适。
一半山水一半城
如果说有一个369平方公里的人间仙境,它美丽得震惊世界,让人心跳,那就是张家界。它既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其森林覆盖率达到98%。
围绕景区环境保护,张家界市先后投入10多亿元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宝塔岗、索溪峪、锣鼓塔三座污水处理厂,使景区内澧水、金鞭溪、索溪河的水质得以保证,森林覆盖面积有增无减。
伫立在张家界景区,没有过多的噪音,没有耀眼的霓虹灯。远眺天门洞,惟有原始感与人类同在,在溪涧里,游鱼在清澈见底的溪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
“十五”期间,该市以道路、绿地、供水、燃气、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城镇及绿色生态建设都得到快速发展,全市城镇化率由2003年的28.25%提高到2005年的32.08%,今年年底将达到34%。
“半城山水半城绿”,张家界市市长胡伯俊告诉记者,张家界计划在2010年申报国家森林城市,未来5年内,张家界将建设永定城区和武陵源城区两大森林公园,并建成常张高速公路、张清公路和张桑公路三条绿色通道和城区澧水沿河绿色风光带,实现创建期间城区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的目标,力争城市森林覆盖率到2010年达到50%。
行走在张家界的大街小巷,犹如在森林中漫步。环顾四周,“林”、“城”交融,委实是“城在林中,林在城中”。
洞庭湖区生态城
在地球纬度“黄金数”的附近,有一个美丽壮观的天然湖泊————洞庭湖,它的周围镶嵌着三个城市明珠———常德、岳阳、益阳。益阳,主动对接长株潭,打造省会“后花园”,绣出湖光山色绚丽画卷;岳阳,借“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之水,发挥吞吐万里的港口优势,拓展出云帆满天的“黄金水道”,成为全国首批沿江开放城市。
而常德却凭借其湖水之灵气、山川之秀丽,一举摘下了“中国魅力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等桂冠,现在它又向“国家森林城市”发起冲刺。
常德市区北面是太阳山,南面是德山,西面是河山。三山围城,沅江和环城水穿城而过,柳叶湖傍城铺展,“三山三水”共同构成了常德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山水风貌,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
1997年,常德市正式明确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常德根据洞庭水乡的特点,按照以人为本的总体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着力推进常德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形成以“三山三水”为骨架,点、线、面、环相结合的生态园林系统,使常德市展现出绿色、生态、山水并貌、城景交融的美丽画卷。
围绕建设德山、河山、太阳山三大森林公园,常德制定了城市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规划,加大对林木的保护力度,禁止滥砍滥伐,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建立绿色屏障,有效地保障了城市外围的自然生态资源。围绕三大水系,先后建成了江北环城水系风光带、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环湖风光带、沅江北岸诗墙公园三大城市风光带。与此同时,常德不断完善道路绿化,美化城市骨架。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骨架,常德十分注重着道路功能和美化的协调统一,一边狠抓道路绿化建设,一边丰富道路绿化特色。为打破道路绿化单一的模式,他们从外地引进适合常德生长的树种,植物造景灵活多样,花卉配置简洁明快,形成一路一品,一街一景的道路绿化特色。在武陵大道中段,记者见到,各个花坛都配有大型盆景,一年四季花开不败,真正做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目标,而这样的配套花坛全市多达70多座,被园林专家们誉为“城市园林艺术的独创”。
常德市市长陈君文说,近年来,常德还加大对城区基础设施投入,先后投资50多亿元新建了武陵大道、207国道绕城线等一批市政重点工程,在扩建中高标准建设公共绿地。现在,全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4.19%和39.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72平方米。放眼望去,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幅幅秀美的画卷:万木葱茏,浓荫如盖,茵绿凝树。
让绿色成为城市的底色,让森林成为城市的生命之光,已是三湘城市管理者们的共同理念,他们正致力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倡导绿色消费,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致力于打造一个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和谐统一的绿色文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