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27日消息:绿树红花掩映,地处合肥近郊的肥西县三岗村,每到双休日,这里游人如织。作为一个苗木基地,三岗的旅游业也红火起来了。村党委书记胡思洲说,三岗村已成为与浙江萧山、四川温江并立的中国三大花木基地之一。靠苗木花卉业,三岗村变成了富裕村。
近年来,合肥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先后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加快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全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近17万亩,有苗农、花农2.1万户,生产企业1200家,从业人员近6万人,年销售额8.9亿元,初步形成了以观赏苗、经果苗、盆花、盆景、鲜切花和草坪等六大类系列产品,品种达400多个,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优化环境促发展
据合肥市林业局夏传丁局长介绍,1998年以前,是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初期,生产上小打小闹,销售上没有专业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制约了产业的做大做强。
为改变这种窘境,合肥市通过招商引资等办法,先后在瑶海区建立了裕丰花鸟虫鱼市场,在庐阳区建立了龙大花木市场,在肥西县建立了三岗苗木花卉大市场等专业性市场,占地总面积9万多平方米。2005年,肥西县政府投资600多万元,将三岗基地内坑坑洼洼的沙石路改造一新,全部修成水泥路,极大地改善了交通环境。
苗木花卉产业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由于受小农意识的影响,不少农户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各自为战,市场价格紊乱。为规范市场,打造诚信经营环境,各类苗木花卉协会也应运而生。仅肥西县先后成立的专业协会就有4个,团体会员80个,个体会员3000多户。2005年,在合肥市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合肥又成立了合肥市苗木花卉协会。协会成立后,在引导群众诚信经营的同时,也积极为苗农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协会经常邀请省内外有关专家来指导授课,帮助苗农开拓思维,培养新的经营意识和理念,指导生产。
科技兴业上水平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合肥市利用科教城市的优势,不断加大科技普及力度。2002年初,合肥市林业局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到肥西县的南岗、聚星等乡镇开展杨树育苗技术培训,当年指导群众生产杨树苗230多亩,亩均增收1000元,总计增收23万元。为了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合肥市林业局自2001年始,就不断加强绿色植物生产调节剂的推广应用。
此外,该市依托安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林科所等众多科研院所的科研设施和技术力量,加快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加速推广苗木品种快繁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新型嫁接技术以及节水灌溉设施、日光温室大棚设施、全光育苗设施,开拓网上销售新路。
科技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产业的科技含量,提升了产业的发展水平,增强了产业的竞争力。该市谢光坤就是利用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先进设施,成功地培养出合肥本地的君子兰,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君子兰协会常务理事,在全国享有一定名气。大户顾华力,利用组培技术,成功地培育出蝴蝶兰,使合肥有了自产的蝴蝶兰。
政策扶持谱新篇
合肥市苗木花卉的做大做强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市财政自2000年以来,累计投入500万元,对定向育苗、规模生产基地、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大户育苗,都给予补助和奖励。到2005年底,全市补助资金达到600万元,种植乡镇由少数几个乡镇扩展到全市30个,面积由1万亩增加到17万亩,肥西县更是一路领先,从1万亩迅速增加15万亩,从事苗木花卉经营户达到了15000多户。
2005年初,该市林业局、市财政局共同制定并实施了《合肥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增强了外地企业来肥发展的信心,一些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企业纷纷到合肥落户,上海舒美园艺公司在长丰县投资成立了鲜切花生产基地等。新加坡北方兰业在庐阳区投资300万元,从事高档花卉蝴蝶兰的培育。
在扩大基地规模的同时,合肥市又在壮大产业影响上下功夫。2003年,该市积极争取到国家林业局的批准,获得了“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的冠名权,并连续三年成功地举办了交易会,实现了打造品牌,扩大影响的目的。据夏传丁局长介绍,2003年苗交会现场交易达160万元,合同交易额达2976万元;2004年,现场交易达341.8万元,合同交易额达3854.7万元;2005年现场交易额410万元,合同交易额达1067.7万元,意向性协议达1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