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10日消息:“青山绿地、蓝天碧水”二期工程启动,新建珠江新城中央广场等15个城市广场
昨日,广州市“青山绿地、蓝天碧水”一期工程总结表彰暨启动二期工程动员大会在中山纪念堂举行。广州市将在未来4年内形成“森林围城”,万亩果园将改造成为生态旅游型城市公园,重点建设大元帅府广场等15个城市绿化广场;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基本变清,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超过90%。
朱小丹、张广宁、朱振中、苏志佳、张桂芳、林元和、方旋、沈柏年、凌伟宪、邬毅敏、孔少琼、薛晓峰等省市领导及各区各单位领导、职工代表3200多人参加了动员会。
中心城区新增
绿地22平方公里
张广宁在动员会上说,在604平方公里之外的市域范围,将规划建设绿地100平方公里,其中新增绿地61平方公里、改造升级39平方公里,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强大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形成“森林围城”。
张广宁说,在中心城区604平方公里以内,将新增绿地22平方公里。按照“一环(环城高速)、两带(新城市中轴带、城市发展带)、三网(水网、路网、社区网)、四片(中心片区、北片区、东片区、南片区)、五组团(新机场组团、新火车站组团、奥体新城组团、金沙洲组团、花地湾组团)、六新城(珠江新城、白云新城、大学城、广州科学城、广州新城、南沙新城)”的建设思路营造自然风貌与城市景观交融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
新建15个
城市绿化广场
通过拆除危破房,扩大城市公园和绿化广场面积。重点建设瑞宝生态公园、东风生态公园、增步公园二期、黄埔庙头公园、赤岗塔公园等15个公园。建设大元帅府广场、港湾广场、海心沙城市绿化广场、海珠广场南广场、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和市民广场等15个城市绿化广场。
对56个亚运场馆、南沙开发区、大学城、科学城、生物岛、国际会展中心、新机场周边、新铁路客运站周边、珠江新城、白云新城、广州新城和金沙洲等新城区,高标准进行配套绿化建设,绿地率不低于40%。
将珠江两岸建设成为“江城一体”的滨水生活场所。其中珠江两岸绿化带不少于30米,河涌绿化带不少于6米。
完善城市中轴线、道路沿线、铁路沿线的绿化带建设。沿环城高速公路两侧建设20米宽的环形绿化带。
在新建筑的架空层、裙楼顶和天台上建设小花园,种植攀爬力强的藤本植物,完成内环路及市区高架路两侧50米范围内50%以上的建筑物天面绿化,完成市区80%以上人行天桥的绿化。
白云山、南沙湿地要建设成为自然生态型城市公园,万亩果园要改造成为生态旅游型城市公园。
整治河堤408公里
清淤河道196公里
广州地区绿化委员会主任、副市长苏泽群在会上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水生态、水景观强调:在供水水源水质保障工程方面,发挥今年完工的白坭河整治工程的作用,引北江水改善珠江西航道水质;促进引西江水进城的建设,为广州完善“四方取水”、水质优良的供水体系奠定基础。
通过西航道引水,前航道引水等“引水济涌”工程,采用“群闸联控”利用高潮期的珠江水和开挖占地2.07平方公里,兼具蓄水、补水、雨洪调蓄、休闲娱乐等功能的白云湖生态公园,使市区主要河涌补水率达到90%以上,中心城区水面率达到10%,从根本上改善河涌水质;整治河涌堤岸408公里,清淤河道196公里,建设城乡清水生态河道。
苏泽群说,以上计划完成后,广州将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的称号。张广宁强调:在继续巩固工业企业烟气脱硫工作成果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使用替代燃料、清洁能源的公共交通。严格实施机动车国Ⅲ标准。实行新车准入机制,严把营运车辆准入关;2006年底前确保全市范围内销售的车用燃油符合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实施汽车环保标志管理制度,加大排气超标车辆的查处力度。明年在中心城区全面禁行摩托车。所有火电厂和大中型工业锅炉安装高效烟尘净化设备,并使用烟尘在线监测系统。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保持100%。到2010年全市管道燃气用户全部改用天然气
打造“森林围城”
建设新农村绿色家园:
重点对近郊300个村庄进行“一园、一带、一林网”绿化建设;
对全市750片风水林进行修复和改造,减少暴雨和山体滑坡的危害
抓好城市森林修复:
在广州东、南、北方向拓展5条贯穿城乡的道路林带,形成绿色廊道。
在西二环、北二环、东二环、广明高速共110公里长的道路两侧建成150~200米宽的环城林带。
进行森林公园和近郊生态风景林改造升级、生物防火林带、防火道及防火蓄水池建设。
加快建设白云、花都、萝岗3个林木种质示范基地;
对四旁、村镇、城区的古树名木,胸径80厘米以上的大树以及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全面保护
发展绿色苗木产业:
把城区和近郊菜地调整到增城和从化,并拆除窝棚,美化、绿化城乡接合部。
在城郊选择主干道两侧污染较严重的地段,由政府补贴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建设苗木基地,集约式发展大型绿化苗木产业基地
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
主要建设珠江口至南沙万顷沙90公里长、约100米宽的沿海基干防护林带和涌口治理林带;
在沿岸堤外浅滩地建设红树林区;
在南沙石化工业园、钢铁工业园周边建立721公顷湿地防护林区;
在番禺、南沙等主要耕作区,沿机耕路、河涌、引水灌渠两边,建设和恢复农田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