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适应社会多层次消费的需要。
在港澳地区,高、中、低档的花卉都有市场。消费量最大的,还是中低档花。以澳门为例,市民在摆设的,多是菊花、剑兰、玫瑰、康乃馨等,平均两三天就要更换一次。这样,从“薄利多销”的角度看,中低档花颇有市场。当然,遇上大的社会活动、喜庆活动等,高档花的供应还是不能断档。
二是满足不同季节的特殊需求。
现在“反季节”花卉越来越多,但季节不同,港澳人对花卉的需求差异较大,春季是玫瑰的“天下”,不仅家庭普遍摆放,而且又有“情人节”等节日作铺垫,那时商家要大批上货,注意及时供应。夏季,人们大多喜爱茉莉、白兰等清香型的鲜花,不仅可以使闷热的居室洋溢着芬芳,而且花的保鲜期也较长。秋冬季节,菊花、百合、海棠、康乃馨等销量大。我们要适应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需求倾向,把握商机,把生意做活做大。
三是要适应消费者对品种需求的变化。
举例说,10年前港澳同胞多喜欢在家里插一瓶万年青,后来改为养一瓶富贵竹。而富贵竹前几年只有一棵的,现在已出现筷子般的细枝,且将其捆扎成一座座圆塔型盆景,称之为“鸿运竹”,取其吉祥之意,颇受市民欢迎。如果能适应这样的一些品味变化,就一定能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四是要适应国外花卉品种的发展对港澳市场的影响。
香港、澳门是国际开放都市,市场敏感度很高。我们要随时研究和引进国际上出现的新品种、新技术,不断丰富和更新我们的花卉品种。近年来较受欢迎的金百合、火百合、郁金香、彩星、白星孔雀、非洲菊、勿忘我等等,都是成功引进开发的典型成果。这条路子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当然。当然,有了新品种还要有好的质量,要在种植管理上下功夫。
五是要适应花卉长途运输对包装的特殊要求。
花卉包装不好,会在运输过程中造成很大的损失。一般的花卉可选用塑料薄膜卷好,一扎扎地摆放在结实的纸箱内;仙人掌一类不带叶的花枝,应一枝枝放在板内固定好,好像码放鸡蛋那样;鸿运竹一类的馐应采用泡沫塑料将其一盆盆固定,像包装家电那样,避免翻倒和碰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