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贸促会牵线搭桥 云南荷兰花企聚昆议合作

2005年09月28日 10:00春城晚报张敏


    浙江园林网9月28日消息: 昨日,由荷兰贸促会昆明代表会牵线,荷兰花卉贸易代表团匆匆赶至昆明,并迅速搭建云企与荷兰花企面对面沟通的平台——“荷兰日”研讨会和贸易洽谈会,目的只为寻求荷兰与云南在花卉领域的共赢大计。

    滇荷花企合作潜力巨大

    5个多小时研讨会,传递出一个信息:滇荷在花产业方面合作潜力巨大。

    据荷兰国际球根中心负责人乔·艾金先生介绍,近年来,荷兰与中国的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每年出口到中国的荷兰花卉种球、种苗及鲜切花等达1800万欧元。目前,中国已跻身荷兰主要贸易国的行列。“而与中国花卉贸易中,云南作为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是谁也不能忽视的大市场”,艾金先生说。

    “荷兰花产业有着数百年面向国际市场的发展历史和经验。在这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中,荷兰在品种繁育、人才培养、生产管理、后期技术处理、运输物流及出口等方面都处于世界级水平,与荷兰花企合作,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通道”,昆明锦苑公司副总李飞鹏回答了云南花企为何迫切与荷兰合作的原由。

    荷兰莫尔海姆玫瑰贸易公司出口部经理魏特默先生认为,中国70%—80%的花卉企业集中于云南,加之云南优越的自然条件与气候,进行新品的试验、试种及展示是最适合的地区之一。在云南繁育的新品,就可用于当地种植企业,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经过多年发展,云南已有近10家企业在生产技术、设施水平及管理方面,具备了与荷兰企业全面合作的条件。中国花卉业正处于发展时期,是一个潜力巨大、最富生机与活力的新市场,如果借助云南作为海外基地向中国市场辐射,将商机无限。

    滇荷花企合作四大障碍

    在交流中,荷兰希蕊、荷兰莫尔海姆等长期与云南合作的企业提出,合作中还存在四大障碍。

    一、云南花企在观念和意识方面首先应与国际接轨,目前部分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的观念,常因各自的利益出现急功近利的行为。

    二、资金投入不集中。花卉企业发展多靠自身积累资金,希望云南能在资金扶持上有连续性,并在技术及新品引进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使其具备在国际市场中竞争的实力。

    三、云南花企应找准技术引进方向。现部分花企在技术引进上常常不根据实际需求,资金分散。长此以往,将阻碍企业的发展。

    四、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荷兰新品引进中,我最担心的就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所以,我们与云南省花产联携手,通过企业、协会及各机构来宣传知识产权保护,希望这种意识深入到每个花企心中”,荷兰国际球根中心负责人乔·艾金先生说。他认为,云南花企如果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最终将不能从荷兰引进最新、最好的品种;如果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生产的花卉在没有取得知识产权的情况下,出口国际市场将被拒,必将影响企业利益,也将影响云花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