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9月21日消息: 短短5年间,连续4次获得“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先进县称号”、“全国绿化千佳村”和“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县称号”的湟中县,先后投资3128万元,全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四期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碧草、林木逐步覆盖荒岭,城乡、景区变得越来越美,绿化覆盖率从5年前的17.6%增长到今年的21.8%。
近年来,湟中县把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全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采取保、封、造并举和林、灌、草结合的办法,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共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人工模拟飞播造林20万亩,人工封育1.5万亩;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林、灌、草结合,优先治理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在农区推行舍饲圈养和禁牧,保护了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目前已退耕还林还草8.6万亩,配套荒山造林11.7万亩。
“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快速推进,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努力提高工程质量,把人工造林和封禁育林结合起来,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质量均超过以往,共完成“三北”防护林四期建设14万亩,幼林面积从18.9万亩增加到23.47万亩,灌木林面积从69.4万亩增加到110.8万亩,疏林地面积从4680亩增加到7096亩,尤其南佛山、西山、塔尔寺周边的绿化面积已达20万多亩,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已成为全省生态建设工程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