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启动

2005年09月02日 13:52新华社

    浙江园林网9月2日消息: 曾培炎强调,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把三江源建设成生态良好的江河源区 

    新华社报道,8月30日,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在青海西宁正式启动实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曾培炎指出,三江源保护和建设是西部生态建设的又一标志性工程,也是继青藏铁路后国家在青海实施的又一重大项目,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扎实推进,认真落实三江源保护和建设规划,不断改善高原生态环境,造福当地农牧民,努力把三江源这一“中华水塔”保护好、建设好,使三江源成为祖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

    曾培炎说,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维护长江、黄河流域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曾培炎提出四点要求。首先,把重点治理项目落到实处。要协调推进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育草、沙漠化土地防治、湿地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等工程,并确保工程质量,努力使工程区内草地退化、沙化得到有效治理,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明显增强。

    其次,解决好农牧民的长远生计问题。要把工程建设与脱贫致富、生态移民结合起来,帮助农牧民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不断提高农牧民的收入,使他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第三,按照自然规律的要求改善生态环境。要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一地区的气候、地理、生物变化规律,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生态修复功能,逐步恢复三江源的原貌。要完成好规划确定的科技支撑项目,大力宣传植被恢复、鼠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把保护环境变成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

    第四,争取全社会的广泛支持。要广泛宣传生态文明、三江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吸引国内外人士关注三江源,爱护三江源,保护三江源,从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参与和支持治理建设。

    启动仪式由青海省委书记赵乐际主持。

    今年元月,国务院批准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总体目标、指导原则和重点项目,总投资达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