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9月2日消息: 高仓镇近年来突出发展“烟、畜、花”三大重点农业产业,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目标,走出了一条花卉产业富民兴镇的成功之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高仓镇党委、政府经过详细分析高仓的镇情,在掌握大量市场信息的情况下,大胆提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从1998年开始,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高仓镇投资300多万元开发农业示范园区,采取筑巢引凤的方式,引进有技术、有市场的企业入驻高仓农业示范园区,扶持起了一批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并带动周围农民参与花卉生产,形成“公司+农户”的格局。截至2005年8月底,高仓的花卉产业从无发展到2500多亩,目前共有百合、多头玫瑰、非洲菊、康乃馨等10多个种类,高仓镇的花卉产业逐步由幼稚期进入到成长期。
高仓镇有明显的交通和气候优势,距离昆明98公里,昆玉高速公路、玉元高速公路、昆洛公路、昆玉铁路穿境而过;全年四季如春,昼夜温差明显,有利于花卉养分的积累,尤其是对球根花卉非常有利,四季均可生产鲜切花。2004年高仓镇鲜切花产量达10038.19万枝,全镇花卉总收入3891万元,明显高于传统粮食作物。
高仓镇花卉面积现已发展到一定规模,鲜切花在斗南市场上占有一定的销售份额。目前,高仓花卉有三种销售方式:一是订单销售,即与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的公司签订订单,以保底价的方式销售;二是市场拍卖,通过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拍卖;三是在斗南市场交易,花卉生产商将鲜切花拉到斗南集贸市场,与购买者直接进行交易。
经过几年的发展,高仓镇花卉产品的布局已初步形成,且日趋合理,主要以温带鲜切花生产为主,示范园区的大公司则形成具有主栽品种的局面。截至2004年底,高仓镇境内有10多家企业,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市场销售上以企业为主导,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以农民为主体,通过花卉企业与花农的密切合作,走“公司+农户”的路子,不仅企业获利丰收,而且花农也获得了实惠。
图为花卉包装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