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8月25日消息: 由于北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增加了大范围的绿化面积,对高大建筑物建设进行了控制,从而使得城市热岛强度逐渐减弱、面积减小,热岛效应在15年内强度将降低一成多。根据大型计算机模拟北京气候变化结果表明:2020年,北京夏季热岛强度为2.38℃,比现在降低0.39℃,北京的城市热岛效应会有所缓解,北京城区夏季热天比郊区多的现象将减少。
据北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介绍,城市比郊区温度高的现象被称为城市热岛效应,根据气象部门统计:目前北京城区比郊区高2.77℃,北京城区因此比郊区会提早8天以上进入春天;城区夏季炎热天气也会比郊区来得早、温度要高;日最高气温超过30℃的天数要比郊区多14.4天,超过32℃的日数多12.3天。
郭虎说,城市建设对热岛效应有很大影响。据45年来的统计,城区房屋竣工面积每增加1000万平方米,城区热岛强度就增加0.44℃,即城区的温度比郊区高0.44℃。
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在北京市2020年的远景规划中,增加了环市区大范围的绿化隔离带、对通风道高大建筑物的控制,从而使得城市热岛强度减弱、面积减小,污染物影响范围减小,因此更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气象环境宜居城市建设。
建设部、北京市气象局等部门对北京城市未来气候进行模拟运行的结果表明:2020年北京城区冬季热岛强度降低0.54℃、热岛面积减少11%;夏季降低0.39℃、热岛面积减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