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7月29日消息: 哈市动力区原松江电机厂院内有一大片林地,林地内生长的黄波罗树都是树龄在40年左右的珍稀树种,可是林地中约10万平方米的树木被污水浸泡长达三年,导致大量死亡。而原因仅仅是由于一个属于已经破产企业管理的排污管线损坏无人修理。记者奔波了近一个月,仍然没有找到能够彻底解决此事的单位,得到的答复只是已经开始协调。
28日上午,记者接到了一个市民询问被泡林地解决情况的电话。该市民询问,该林地被泡的报道受关注已经近一个月了,但仍没有见到问题得到解决,是政府办事效率太低,还是不作为?这片林地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怎么就不能受到重视呢?
市民的疑问也是记者的疑问。7月6日,本报编辑部接到哈市动力区居民反映,称在旭东街附近的原松江电机厂附近有一片50万平方米的林地,由于三年前穿过林地的排污地下管线损坏,造成林内近10万平方米、数千棵树木被泡死,恶臭也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
7日下午,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哈市国资委,国资委表示,他们负责的是松江电机厂破产期间的管理,现在破产期已经结束,损坏管线不应该由他们负责。随后,记者找到了自称7日上午就已和哈市供排水有限公司领导到现场查看了情况的动力区市政排水工程处。工程处称,去年就修理了该处部分损坏的管线,现在正等待拨款,以便继续维修。为了了解拨款到达的日期,记者致电哈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可是该公司曾去现场的领导却否认了动力区市政排水工程处的说法。他表示,到现场查看的是旭东街排水情况,去原松江电机厂被泡林地只是顺便看一下。而且管线是原松江电机厂的,他们只对现有管线进行管理。
为了找到责任部门,记者又找到了哈市环保局、动力区政府等多个部门。14日下午,动力区农林水务局和黎明街道办林业站的工作人员来到被毁林地查看情况,经现场确认,管理权由动力区城市管理局负责。但动力区城市管理局园林科的工作人员却表示,虽然此处是归他们监管,但他们一直没有找到松江电机厂人员,所以他们也没有办法。
15日下午,记者从动力区城管局一位姓韩的负责人处了解到了关于浸泡林地的背景。据其介绍,这个管线曾将附近80多户居民的住宅浸泡过,动力区城管局在2003年出资18万元更换了属于松江电机厂、但在松江电机厂外部的300米管线。2004年10月,管线再次堵塞、损坏,他们又花费38万元维修了部分管线。但是后来,松江电机厂内部的管线也漏出了污水,而内部管线动力区城管局无权维修,他们多次向政府打报告,也都没有得到回复。
与此同时,此事得到了哈市部分林业专家的重视。18日上午,省林科院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和记者一起来到了这片被泡的林地。当第三次来到这片林地时,记者发现被泡林地的面积较记者前两次踏访时又扩大了。林科院的工作人员表示,这片被泡林地的面积已经达到10万平方米左右,大约占总林地面积的1/5,约有3000棵至5000棵的树木因受到污水浸泡而死亡(包括已经被泡倒塌和被伐的树木)。据介绍,这片位于原松江电机厂院内的林地完全属于自然林,其生态价值大大超过了植物园。而且这片树林一半都种植的是珍稀树种黄波罗,平均树龄在40年以上,从林地面积和树林龄级来看是我省仅有的。
为了创建生态园林城,哈市每年都花钱种树,但为什么已经栽种好的树木却让它遭受如此厄运?难道非得把这个城市绿肺弄得千疮百孔在地图上消失吗?这是记者的不解,更是广大市民的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