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7月26日消息: 北京市园林局、北京园林学会联合举办“‘绿色奥运’战略下的北京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控制”学术报告会
2005年7月20日下午,北京市园林局、北京园林学会联合邀请北京市景山公园副园长、任桂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做了题为“‘绿色奥运’战略下的北京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学术报告。园林行业从事园林设计、管理、养护等方面科技人员15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从园林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不同及当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阐述了园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当前我们所采用的防治方法存在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增多、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包括水源地污染)等在内的潜在威胁,并用鲜活的图片和实例说明了国内外在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方面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实践。
由此,提出了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理念,即应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利用园林生态中植物、病害虫、天敌、环境等多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子的作用,根据植物的生态位、生态型等原理在园林设计中合理配置园林植物,采取科学的养护手段,增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适时补充释放天敌,协调使用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达到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维护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平衡和良性循环。
接着从“园林设计中保证植物种类多样性和生境的多样性”、“加强植物检疫”、“增加地被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保护野生地被植物”、“增加开花灌木等蜜源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加鸟嗜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建立有利于天敌自然繁衍的场所”、“合理种植、修剪、浇水及施肥增强植物自身的免疫性和抗逆性”、“适时释放天敌昆虫,并辅助其建立稳定种群”、“利用引诱剂诱杀成虫”、“利用振频式杀虫灯诱杀鳞翅目、鞘翅目及直翅目等成虫”、“采用树干注射用药、根施等方式用药”、“使用生物制剂,如昆虫或病原菌的致病性真菌、细菌、病毒或线虫制剂”、“科学选择并合理使用化学药剂”等十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
最后,任园长提出了实现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7个保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