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谐的绿化败笔

2005年07月25日 11:08中国绿色时报真柏


    浙江园林网7月25日消息: 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环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对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十分重视环境绿化工作,兴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城市绿化浪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许多城市的环境面貌因为绿化水平的提高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然而,纵观各地的城市绿化,在一片繁荣美好的景象下面,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不少“不和谐”的现象,这些城市绿化中的败笔,破坏了城市人与自然之间应有的那份和谐。

    “不和谐”现象之一:大树进城。

    有些地方为了提高绿树覆盖率,不惜花重金从农村大量移树进城,但是由于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致使这些花了很大代价引来的大树在城市里并不能很好地存活,而农村原有的和谐自然环境却因此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不和谐”现象之二:速成绿化。

    懂得绿化常识的人都知道,植树栽绿是有季节性的,并非一年四季都适合搞绿化。但是,现在有些城市,为了赶时间、赶进度,往往不顾严寒酷暑,一年四季都大面积地种树种草。这种“速成绿化”从表面上看效率是高了,一时的效果可能也不错,但这么突击栽种的树木花草,寿命能有多长是可想而知的,更别谈与人类“长期和谐”共处了。

    “不和谐”现象之三:大铺草坪。

    大面积栽种草坪一度曾在很多城市大行其道,结果也是事与愿违,不仅成本巨大,而且绿化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对于城市来说,更需要的是浓浓的绿荫和抗污染力强的绿化,树木对空气和粉尘的过滤效果不仅远远高于草坪,而且立体绿化效果好,炎炎夏日,人们走在大树的绿荫下,那才叫“和谐”的环境呢。

    “不和谐”现象之四:假树假景。

    有些地方,还在城市广场、绿地中建造假景、假树,虽然出发点是为了美化环境,但实际效果往往是并没有给城市增添什么动人的颜色,反而成了与城市建筑风格极不和谐的败笔。据有关专家介绍,这种“塑料树”在夏季骄阳的照耀下会蒸发出有毒气体,随着空气流动而污染环境。

    诸如此类的“不和谐”绿化现象还有不少。分析产生这些“不和谐”现象的深层次根源,就是一种错误的“政绩观”在作怪。因为城市绿化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面貌,是最直观的“形象工程”,有些地方为了出政绩,急功近利,自然就不可能按自然规律去办事了。所以,要搞好城市绿化,就应该树立追求“和谐”的意识,要力求让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能与我们人类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