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清点“绿色家底” 欲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2005年07月21日 15:23昆明日报

    浙江园林网7月21日消息: 从昨天起,昆明市绿地系统普查启动。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区和三个开发(度假)区开始各查家底。

    很长时间以来“春城不见绿”,市民抱怨昆明有愧“春城”美誉,有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市民期待的是“永新永亮”。如何能让春城绿起来?让花常开下去?目前全国省会城市中有相当部分都是国家园林城市。

    昆明市现有世博园、金殿、西山、海埂、黑龙潭等一大批景区,有不少鲜花和城市绿化带,但远远达不到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

    7月14日,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杨崇勇一行在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就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调研时指出:GMS会议结束后,昆明市的城市管理水平不能降低,要不断提高,积极争取突破,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就是重点之一,所以,园林绿化部门的职能要进一步加强;在今后三年,要举全市之力,加大城市改造和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提高绿化水平,增加绿地面积;要总结世园博会和GMS会议城市绿化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奋起直追,趁势而上,打一场绿化翻身仗。面对昆明市绿化星星点点、不成规模、不集中、树种单一、绿化面积小的现状,必须从市委、市政府开始,到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把注意力放到绿化上;同时要依靠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必须在“十一五”期间把昆明创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昆明市迅速成立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准备办公室。并且着手考虑建立长效机制的问题。“增绿”行动敲定:“以规划为龙头,尽快启动《昆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工作”。为给这份十分重要的规划提供可靠依据,昆明市于昨天首先启动了区划调整后第一次绿地系统普查,迈出了“绿化翻身仗”的第一步。

    普查将持续到8月20日,普查范围将按照昆明市2002年《昆明市总体规划调整》建城区185平方公里来进行,涉及五华、西山、官渡、盘龙、以及三个开发(度假)区。此次采取人工普查方法,将彻底的对昆明市建成区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乔木数量作出细致准确的统计。

    昆明市要求各区绿化部门采取技术措施,精心管养260万盆鲜花及几组大型造景,力争大部分都保持到国庆节。

    花坛管理水平上一个档次,又是实践“长效机制”的一项行动。今后凡是街道花卉都将避免盆栽,采取入地土栽。每一个花坛都要真正的花团锦簇,有创意,融入文化,形成主题花坛。

    针对市民反映“宝善街、后新街,泡桐、小叶榕等行道树上爬满了棉蚜虫、棘蚂等情况。”园林绿化局要求四区从即日起到8月中旬,用一个月的时间统一行动,集中消灭行道树的病虫害。据相关专家介绍,这次行动采用的农药对市民健康危害很小,市民不必紧张。施工尽量不扰民,选择在夜间进行,但难度较大,夜间难以看得清楚的杀虫行动会在白天进行。

    引入市场化机制,让非公企业参与绿化管理。招标有资质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管理,政府部门主要作好规划工作,让企业去实施操作。力争每年都要增加成片、成规模的公共绿地、城市公园,提高建设的管理水平。园林绿化局要求四区尽快让一批有资质的非公企业进入到城市绿化管理中来,每个区必须拿出三条道路作为非公企业的管理试点,这三条路必须是不同级别的道路,主干道、次干道、小街小巷都要涉及。要定期对这些企业的管理作出考核和评价,不断健全和完善,以提高城市的绿化管理水平。

    此外,还将建立一个专家库,由园林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等等人员构成,经常对四个区的城市绿化管理水平作出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