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活水入西溪 专家探索湿地保护西溪模式

2005年05月07日 16:37新华网佚名

    浙江园林网5月7日消息: 将“西溪湿地”打造成全国湿地公园样板,最终推向“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昨天,“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论坛”在杭州举行,杭州市政府和专家们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举措等诸方面进行了完整论述。

    确定景区控制区

    管理部门介绍,西溪湿地周边将确定景观控制区,使之成为城市与湿地之间的过渡带,成为城市新的生态空间。

    在外围生态带内的新建建筑,必须满足西溪湿地对城市景观控制的要求;尽量缩小工厂企业、居住建筑等开发用地,不准新建污染环境的工厂企业,限期治理现有污染源;建立动植物生态系统,保护山体、水文、植物、动物。

    西溪湿地为避免园林化种植,保持现有相对封闭状态,不采取人为干预措施。杭州市政府规定,未经充分论证,不得引进外来生物,严格防止生物入侵西溪湿地。

    把西溪建成活水公园

    研究钱塘江引配水的可行性方案,以保证西溪湿地的常年水质,使西溪成为活水公园。

    首先在实施区域水源污染监测的基础上,沟通水系,恢复贯通鱼塘间水文联系,增强湿地水体的流动性和自净能力。二是截污纳管。三是适当配水,统筹协调区域或流域内水资源,保证西溪湿地保护的生态用水。四是生物治理,对主要河网进行疏浚、清淤,配置典型湿地植物,尽快恢复湿地自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