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4月28日消息: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这一直是沈阳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的一个梦想和追求,也是我市进入21世纪以来,构筑和谐社会,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理念。
沈阳是全国特大型工业城市,历史上就贫缺林木。早在公元785年,唐朝著名诗人王建来到盖牟州(当时的沈阳地区),留下了一首《辽东行》:“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黄云盖得雪作山,不惜黄金买衣服”,就描写了历经兵火之乱,沈阳地区林木遭毁,沙尘泛起的荒凉景象。
就在五年前,沈阳仍是个“少绿”的城市。截至2000年末统计,全市存有绿地总量45.3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54.44平方公里,绿地率仅为20.87%,绿化覆盖率23.91%,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3.7平方米,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于下游。
2001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深思熟虑,高瞻远瞩,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气魄,历史性地作出了“打造中国北方最佳投资环境”的决定,并根据沈阳的地理条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城市建设如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支撑和保障,打造中国北方最佳投资环境做出了初步规划。为了从根本上扭转“缺水少绿”的局面,我市提出了城市绿化的总体设想,以“东部青山半入城”为切入点,通过“一山、一带、两环、五楔”及点、线、面相结合,形成外围森林环抱,城内绿化成网的格局,共同构成具有自然生态效应的绿化生态网络,最终把沈阳建设成绿树环抱、水系环绕、满目青翠、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功能合理的现代化森林城市。
五年来,沈阳市共投资55亿元,绿化用地内拆迁、拆违总面积727万平方米,围绕铁路沿线和城市出入口、二环路、三环路两侧、主要道路两侧、居民小区、城市河流两侧及新建公园、游园和保护性建筑环境周边,新栽各种树木1900余万株,新增绿地69平方公里,是努尔哈赤1625年建城到2000年的375年间植树造林总和的2.5倍。使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97%,绿化覆盖率达到40.65%,人均拥有公共绿地12平方米。可以说,沈阳“缺树少绿”的状况已经成为历史,沈城人都能够切实感受到树多了,城市变绿了,变美了,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了。构建城市绿化新格局
根据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城市未来发展的布局,我市确立了以“城市绿肺”为基础,以“绿色廊道”为网络,多层次、多功能、开放式的绿化生态格局。
按照这一规划目标,从2001年开始,重点实施了“一山”,即“东部青山半入城”工程,把东陵公园、棋盘山等森林带逐步延伸到市区。“一带”,即浑河城区段32公里长水系及两侧滨水生态和休闲绿地建设,形成800米—1000米宽的带状绿化水系空间;新增绿地178万平方米。“两环”,即环城水系绿化带和三环路生态防护林带的绿化建设,建成了三环路沿线84公里长、两侧各75米宽的绿色生态圈,新增绿地874.9万平方米。“五楔”,即在城市的东北部、西北部、东部、西南部、北部建设五处大型楔形生态绿地,目前已经完成了东北部、西北部、东部和西南部的大型楔形生态绿地,新增绿地950万平方米。完善城市绿化网络
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我市加大了城市出口路、环路、铁路沿线、水系、城市主干道等线状、带状绿化带建设,基本完成了一环路、二环路、沈抚高速公路、机场路等沿线绿化,建设了沈吉线、长大线、沈山线等铁路沿线绿化带和望花街、黄河北大街等城市出口路绿化带,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绿色通道网络系统,改善了城乡结合部环境,使城市对外形象和大环境绿化得到了根本改变。针对城市干道交通流量大,绿地率较低的问题,我市近年来大力实施道路绿化建设,开展了沿街“拆违建绿”、“拆迁建绿”、“拆墙透绿”、“退墙增绿”等工作,显著改善了道路沿线环境质量,增加了绿量,使我市道路附属绿地从2001年的385.4万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915万平方米,五年来净增加529.6万平方米,是2001年末道路绿地总量的237%。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绿化达标率已达到70%。改善市区内缺绿状况
根据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建筑高度密集、可用于绿化土地少的特点,从2001年开始,我市在各城区开展了每区建设十万平方米公共绿地工程活动。按照大型绿地建设尽可能向中心区集中、向1000平方米以上规模集中、向市民最需要的地方集中的原则,通过拆迁建绿、拆违建绿,城区新增街心公共绿地100余块、200余万平方米,建成了领事馆绿地、省体育馆绿地、克俭绿地、帅府绿地、慈恩寺绿地、华山绿地、西湖街绿地、东湖绿地等多处深受市民喜爱的精品绿地,既增强了城市绿化景观效果,又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空间。给历史建筑披上“绿色外衣”
2001年以来,为了挖掘历史积淀,提升城市品位,让历史资源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市政府通过实施拆违建绿,对历史保护性建筑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先后对昭陵、福陵、新乐遗址、大帅府、慈恩寺、南关天主教堂、实胜寺、太清宫等多项保护性建筑内外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并按照原有风格进行绿化。共拆除违章
建筑八万余平方米,新增绿地20余万平方米。通过拆违建绿,使沈阳城“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历史文化底蕴得以充分展现,为“一宫两陵”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造了有利条件。还绿于民增添座座乐园
近年来,我市新建了科普、克俭、五里河、沈水湾、体育、方家栏、得胜等十余座公园,使城市建成区公园数量达到了31个,面积达到了1827万平方米,城市公园绿地布局逐渐趋于合理,服务范围更加广泛。为使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我市对原有的19座公园实施全面整治,共拆除围墙4300延长米,拆除各种建筑1.6万平方米,并对公园设施进行维修改造,新增绿地面积2.4万平方米。让庭院和居住区绿起来
住宅区和单位庭院绿化条件的改善直接关系到人居环境质量。为此,我市采取彻底拆除居住区内、单位庭院中的违章建筑及简屋棚厦的措施,将各种违建棚厦、沿街搭建的门市及废弃的设施占地全部清理出来,大力植树,还绿于民。
几年来,单位庭院附属绿地共拆迁35.93万平方米,新增绿地426万平方米;居住区拆迁132.14万平方米,新增绿地440万平方米,使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地总面积达到3528万平方米,占城市绿地总量的43%。在全市开展的创建绿化先进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区活动中,全市共有794个单位被评为省市花园式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共有414个居住区被评为园林式居住区。
城市绿化不但为沈城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提升了城市档次,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对经济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以作为老工业基地缩影的铁西区为例,通过绿化改善环境,土地出让价平均每平方米上涨了1000余元。目前我市已经成为韩国、日本、美国和温州、泉州等国内外企业产业转移和投资的热土。2004年沈阳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我市还捧回“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的金匾,跨入“辽宁省园林城市”的行列,被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并成功申办200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
沈阳建设适应创业和发展,适应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北方森林城市这个“绿色梦想”,已经开始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