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4月22日消息: 曾有“地球之肾”美誉的红树林近年来在福建省泉州市的日子并不好过,由于受到大量垃圾的侵蚀,这些作为沿海防护林第一道屏障、对风浪具有强大消能作用的树木处境日益艰难。泉州市环保局一位专家发出呼吁:制止倾倒各种垃圾,让“地球之肾”循环顺畅。
据了解,泉州洛阳江一带分布着近4200亩的红树林,作为泉州湾的河口湿地,这里是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但近年来,日益增长的环境污染严重破坏了红树林的生长。据统计,洛阳江沿岸工厂目前已达200多家,人口2万人,每天至少有3—吨的生活垃圾倾倒在海堤旁的红树林,旧城改造的建筑垃圾也在大量吞噬红树林的领地。
此间人士指出,每天倾倒的大量生活垃圾长久堆放后发酵产生热量,将直接导致幼小的树苗根系腐烂,而红树林一向以根系发达著称,具有很强的固土作用,对固堤护岸、保护沿海的各种设施有很好的作用,还能防治污染、过滤陆源入海污染物、减少海域赤潮发生。
泉州市水利局副局长王惠明说:“如果不及早采取措施整治环境污染,这片红树林将招致灭顶之灾。”
据了解,红树林是唯一一种能种植在海滩上,耐海水浸渍的树木,目前在福建省沿海地带均有分布。
近年来,泉州市加大了制止破坏红树林的执法力度,努力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乱砍乱伐的现象已基本得到遏制,但城市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大量垃圾又成了红树林新的“天敌”。